-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心身疾病 第八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念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与特征 1、中国:指心理社会因素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 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有明显躯体症状 的器官性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 2、美国:①环境刺激导致心理因素发生或加剧躯 体疾病②有器质性病变或者病理生理过程③不是 由躯体的病变引起但表现为躯体症状和体征。 3、日本: A 狭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B广义:由生物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但心理作 为第二位因素. C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但表现为躯体症状。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判断方法三条件) ① 具有环境刺激 导致的心理因素 (一)内科心身疾病 1、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等 2、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等。 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4、神经系统: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等。雷诺氏病: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肢端小动脉痉挛造成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肤 颜色改变. 5、内分泌系统:甲亢,阿迪森氏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色素沉积,乏力、体重减轻、胃肠道紊乱,血压降低、低血糖表现、严重视力模糊、神经症状表情淡漠),糖尿病等。 第二节 心身疾病研究的历史和途径 一、心身疾病研究的历史 1、古代医学注意心理的一面。(西方的希波克拉底“体 液学说”,我国《黄帝内经》) 2、“心身”术语最早出现在德国海因洛茨的文章,之后 与德雷珀使用“心身医学”。 3、20世纪20-30年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被引入心身疾 病研究。 二、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 (一)心理动力学途经(亚历山大、邓巴) 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说 亚历山大提出心身疾病发病的三个要素: (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 (3)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理论基础:①坎农的生理学(主要是躯体内稳态理论) ②塞里的应激学说③巴甫洛夫、贝柯夫与 谢切诺夫的条件反射研究与“皮质内脏相关学 说” 。 (二)心理生理学途径(沃尔夫、马森、恩格尔) (三)行为途径(米勒“内脏学习”) ?理论基础:条件反射学说或学习理论。行为学习 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表 现为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的 差异,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泛化作用,使得心理和 生理反应被固定下来,最终演变成为症状或疾病。 (四)当代心身疾病的研究特点 ? 1、指导思想: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 下进行,疾病的单因模式让位给多因模式。心身疾 病的发生发展受心理社会因素、生物理化环境改变 的影响。 2、手段:运用现代医学手段探讨心理应激致病的 方法和途径。 3、工具:大量使用心理测量工具的运用,使心理 评估更准确。 4、方向:进一步研究个性心理特征与心身疾病的 关系。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 一、情绪因素 1、愉快或积极因素 2、不愉快或消极因素 二、人格因素 2、B型行为 三、社会环境 因素 (一)社会因素(社会动荡、战争、动乱、变革、灾荒等) (二)生活事件(考试、就业、结婚、离婚、亲人患病或死亡等) 生活事件评定表(举例) 生活事件 LCU 生活事件 LCU 配偶死亡 100 离婚 73 结婚 50 退休 45 家庭成员患病 44 家庭添员 39 突出成就 29 与上级矛盾 23 搬家 20 更换学校 20 调换工作岗位 39 工作性质改变 36 饮食习惯改变 15 假期 13 圣诞节 12 打架 11 1、生活事件与疾病发生和加重有关系 LCU:生活事件量表(SRRS)中的生活 变化单位,代表相应事件在一段时间内 经历的生活变化所要求的适应程度做出 的估计。 LCU 大于150, 80%的人感到严重不适、抑郁或心脑病发作。 小于150, 33%的人有以上情况 2、生活事件的类型与疾病的种类无特定关系。 3、生活事件的性质与特点,影响它们与疾病之间 的相关程度。 4、生活事件与疾病间只有较低的相关(0.12~ 0.4之间) 四、身体器官 的脆弱性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第四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一、心理诊断靠心理检查, 心理检查用会谈和心理测查 ,心理测查三方面: (2)患者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 (3)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 作应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