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传统东亚国际秩序——朝贡体制.pptVIP

 第二讲 传统东亚国际秩序——朝贡体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传统东亚国际秩序 ——朝贡体制 一、朝贡体制的内容 “册封体制”、“朝贡制度” “朝贡贸易体制”、“天朝礼治秩序” “华夷秩序”、“封贡体制”等 赏封、朝贡、贸易、礼仪、秩序等 “朝”是觐见天子,“贡”是进献物品 “赏”是回赐物品,“封”是授予称号 “贸易”是朝贡国在朝贡过程中进行交易 赏赐品价值远高于贡品,有利可图的贸易 西岛定生:《西嶋定生 東アジア史論集 第3巻 東アジア世界と冊封体制》,岩波书店2002年;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 滨下武志《朝貢体制と近代アジア》,岩波书店1997年; 黄枝连:《天朝礼治秩序研究》(上、中、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4、1995年;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以“羁縻”的手段维持区域内和平 朝贡体制的特征: 中国大陆王朝多强调政治权威、朝贡国则注重经济利益的非对等性; 中国大陆王朝对朝贡国“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松散性; 中国大陆王朝与朝贡国以同心圆方式关系逐渐弱化的扩展性等。 周边诸国借助大陆王朝权威、技术文化 大陆政权需要朝贡体制增加自己权威性 二、朝贡体制的历史 1、先秦时代 《诗·商颂·殷武》: “远夷之国,来献来见” 《国语·周语》: 邦内甸服、邦外宾服 候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核心是中央与地方 中间是中央与周边少数民族 外面是中外朝贡关系 2、两汉国力强盛,怀柔远人,巩固边防 赏赐、贸易的内容增加 范围从匈奴、西域扩展到东亚、南亚 公元1世纪的《汉书 ? 地理志》: “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 ? 东夷传》: “建武中元二年(57),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3、魏晋南北朝确立朝贡体制中的册封制 景初3年(239),卑弥呼遣使魏 授“亲魏倭王”印,赐黄金、刀、铜镜等 从公元413年到502年,倭国13次遣使到东晋、宋、梁各朝,要求给予册封 宋顺帝478年“诏除武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 479年齐高帝封其为“镇东大将军” 502年梁武帝封其为“征东将军” 南朝梁元帝萧绎 539年 《职贡图》 倭武王最后遣使梁朝是在502年 “以木绵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皆徒跣” 圣德太子603年 冠位十二阶 4、唐代国力雄厚、四夷宾服 A、朝贡规范化、贡有定期、封有常制 入境手续、贡使赏赐、沿途供应; B、管理体制严密 以鸿胪寺、尚书主客司为主 C、引导四夷来朝、转呈海外贡物 边境地方长官、市舶使主要职责 朝鲜半岛三国、新罗册封 日本未册封、遣唐使频繁 5、宋元时代朝贡体制 北宋国力较弱 重视朝贡政治、军事意义 甚至与辽、金的关系呈颠倒之势 南宋重视海外贸易,限制朝贡贸易 元代干涉朝贡国内政 强化君臣关系、礼仪性色彩减弱 朝贡贸易成为统治者聚敛财富的手段 贸易商活跃 三、朝贡体制鼎盛——明代 原因有四: 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贫苦农民出身皇帝 万国来朝增加权威性,成祖夺其侄帝位; 北虏南倭、需要周边稳定 和平外交,日本在内十五个“不征之国”; 实施“海禁”政策,只能通过朝贡进行贸易; 前期强大的国家权力以及经济实力 “厚往薄来”的政治性外交具有可能性。 洪武元(1368年)遣使安南、高丽 洪武二年遣使日本、古城、爪哇等 洪武年间共有24个国家来朝贡 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海禁政策 洪武晚年对朝贡消极 1402年永乐帝遣使到各国邀其朝贡 派遣郑和下西洋,四方宾服 厚待来使,允许境内贸易 继续严厉的海禁政策 百余朝贡国 政治性朝贡国——安南、朝鲜、琉球等 藩属关系、采用明年号及历法、册封 武力干预内政,永乐帝出兵安南 经济性朝贡国——日本、暹罗、苏禄等 有时也册封,贡品及随带物品等贸易 政府收购、当地交易、食宿行费由明承担 名义性朝贡国——南亚、中亚、西亚 居多数、来华少、无藩属关系、贸易为主 朝贡体制以东亚为主的地区国际秩序 朝贡时间: 朝鲜一年三贡、琉球两年一贡 日本十年一贡 贡路: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 广州通古城等西洋、朝鲜山海关 安南凭祥关、中亚嘉峪关 规定朝贡船只、随行人员、进京人员 必奉表文、颁发勘合、朝贡礼仪 朝贡国贡物土特产 回赐丝绸制品 四、明代中日关系 洪武时期与南朝征西府怀良亲王交往 1386年因林贤事件与日本断绝关系 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 1368年即位、1392年南北朝统一 获取贸易利益、加强统治、贵族文化 建文帝允许其“称臣入贡” 永乐帝赐百道勘合、十年一贡 船只二艘、人员二百 四代将军义持中断、六代将军义教恢复 前期倭寇基本消失、五山文化繁荣 形成以琉球为中心东

文档评论(0)

paob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