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
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3、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助学小资料: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它叙事`写景`抒情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大体分两类:(1)寓情理于事`景`物中;(2)由事`景`物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都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就属于后一类。一、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一副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它涉及的是哪篇文章,哪一个人吗? (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二、探知过程:
1、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 ( ) 属( )
汤 ( ) 霏( )
樯 ( ) 楫( )
芷 ( )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查资料)
三、品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第一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2、读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3、读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写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两种不同景象使“览物”的“迁客骚人”的心情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3)、这两段运用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读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段作者用了哪两个设问?引出怎样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2、最后一个感叹句的作用是什么?
四、 思考: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2、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3、“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 小结: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六、练习
(一)、指出下列词语在古今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1、前人之述备矣 2、去国怀乡
而或长烟一空 予观夫巴陵胜状
或 观
或异二者之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二)、 解释下列各句的意思
???????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来源:学。科。网]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填空
1、本文中的一些词语,仍有其顽强生命,它们已作为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出现,这些成语是 、 、 。
2、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电子版.pdf VIP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思维导图.pdf VIP
- 尼康(Nikon)AF-S NIKKOR 500mm f 5.6E PF ED VR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VIP
- 中级社会工作考试《综合能力》思维导图.pdf VIP
- 2025年全国《考评员》资格证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 施工设备进场报验单.docx VIP
- 西藏阿里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食材验收标准及流程.docx VIP
- KEYENCE基恩士DL-RS1A 用户手册 (IV2).pdf
- 艺术培训员工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