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动力髋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 对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操作情况,创伤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月随机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PFNA治疗即PFNA组。另一组采用DHS治疗即DHS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二组比较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较DHS内固定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防旋转,手术时间短,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 PFNA DHS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日益增多,而股骨间及粗隆下骨折的治疗仍欠满意。高龄人群多伴有内科疾病,脏器储备功能不足,牵引等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高且骨折畸形愈合。故我院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为了解两种术式的利弊,更好地掌握适应症,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了两组病例并进行回顾分析,对术式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及DHS组,PFNA组96例,男37
例,女59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3.4岁。左侧41例,右侧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按A.0/ΑSLF(1):Α1型33例,Α2型24例,Α3型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1例 按Sein―Sheimer分型(2):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6例,Ⅳ型5例,Ⅴ型3例。DHS组90例 男 36例 女54例 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1.2岁,左侧40例,右侧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按Α0/ΑSLF分型:Α1型21例,Α2型19例,Α3型1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8例,按Sein―Sheimer分型Ⅰ型18例,Ⅱ型14例,Ⅲ型8例,Ⅳ5例,Ⅴ型3例,术前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Ⅱ型糖尿病,呼吸内科疾病25例。
1.2手术方法
DFN组:麻醉后患者仰卧牵引床上,上身向健侧外展10―15°(或者内收患肢10―15°)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后,取粗隆顶点上方纵行切口,进针点为大转子顶点或稍偏向内侧,首先插入导针,插入困难时沿导针充分扩髓,插入主钉,透视后主钉位置满意,股骨颈内插入导针,安装并锁定螺旋刀片,然后安装远端锁钉。DHS组:麻醉后患者仰卧位于牵引床上,患肢伸直外展牵引,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位置满意后,沿股骨大转子顶点向远端做一大约10―15cm切口,通过分离远筋膜及肌肉使股骨大粗隆及股骨上段暴露在C型臂X线机透视及导引下在股骨粗隆下2cm处放置角度定位器(常用135°),然后经定位器钻入导针,沿导针插入主钉拔出导针,然后测深,扩孔,攻丝,安装螺钉及套筒钢板,拧入尾钉。
1.3术后处理
①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3-5天,伤口常规引流48-72小时。②术后第一天行等长患肢舒缩训练及健肢主被动活动。术后1-2周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练习行走,6-8周后摄片视骨折愈合情况改单拐直至正常行走。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PFNA组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DHS组8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骨不连,内置物断裂。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4.5个月,DHS组4.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折复位不满意:PFNA组2例DHS组2例。股骨头切割PFNA组无,DHS组1例。内置物松动(拉力钉滑出)PFNA组1例,DHS组2例。股骨颈旋转:PFNA组无,DHS组2例。PFNA组的平均切口长度为9.1cm小于DHS组的15.8cm而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PFNA为代表的内置物,该方法对于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置物。可牢固的固定股骨头和股骨颈,防止骨折端旋转。防止内侧支撑缺失后骨吸收导致的塌陷,内翻畸形及内置物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适用于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适用于不稳定型骨折及合并骨质疏松者。仍有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