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位的咏剧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舒位的咏剧诗   摘 要:舒位是集诗人与戏曲家双重身份与一身的清代著名文士,他是诗歌中有一些关于戏剧作家、作品的评论以及作为观剧者观剧后的心得的作品,这对于我们研究清代文人对戏剧的认识和当时戏剧的发展状况以及舒位本人的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舒位;咏剧诗;音乐;理论观点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咏剧诗作为戏剧批评样式,是以诗歌方式对戏剧文本及演出、戏剧作家及演员、戏剧审美与传播等戏剧文化现象予以咏叹或点评,从中体现出诗作者的美学情趣和思想观念,也透露出丰富多采的文化史信息。咏剧诗虽然以诗为重,但通常也包括了咏剧词和咏剧曲在内,诗词曲共同构成了咏剧诗歌的大观。1舒位的咏剧诗以诗歌的形式既表明自己观戏后的深刻体会,又阐发了关于戏剧创作理论的观点。而他所作的《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是和友人毕子筠探讨戏曲时所作,比较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戏曲的见解,犹如元好问以评论诗的流派和主要作家的《论诗绝句三十首》。   一、戏曲与音乐   舒位精通曲律,所作戏曲,人称当行。他对戏曲的要求很严格,看到了戏曲中音乐的特殊地位。《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二云:“苦将词令当诗余,有句无声总不如。”他认为词令(令即令曲,唐宋杂曲(即词)的体制之一,亦指散曲体制短小者)不能称为“诗余”,令与诗在和音乐的关系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令”不能称为“诗余”,因为它是有声的,存在音乐上的差别,亦是“别体”。而对这一“别体”的解释“一部《说文》都注遍,无人歌曲换中书,”即使是像“中书”这样博学也未必能说清楚。   在为戏曲进行范围上的界定的同时,指出戏曲中音乐的重要性。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七   绿绣笙囊侑笛家,十三簧字凤开花。提琴摇曳双清拨,更与歌天作绮霞。   如果把戏曲演唱比作明朗的天空,就好象在这天幕上点缀了绚丽的云霞。突出戏曲表演中伴奏的作用。同时阐明戏曲中伴奏音律的发展变化,在我们对戏曲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五云:“笛色旋宫忽变声,京房才死马融生。”秦汉以前谐音之法。以十二律与七声相配而成众调。到西汉,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这种定律法的价值在于理论上给人们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可以通过极微小的音差来变换音律。同时在笛上加一孔,可以吹奏商音,沿用至今。西汉马融在《长笛赋》中说:“易京君明识音律,原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而且马融精通音律,在很多乐器上的造诣都非常高。   舒位以“笛”为例,道出戏曲中音律的变化,音律变化的多样化使得很多文人在创作、艺人在表演的时候可以根据听众的审美需求来改变音韵,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而音律转换的丰富多变使得真正精通音律的人更加可贵,《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一云:“千古知音第一难,笛椽琴爨几吹弹?相公曲子无消息,且向伶官传里看”。强调精通音律之难,在文人当中很难找到“曲子相公”了,舒位的咏剧诗在另一方面也证明当时有些戏剧艺人的音律造诣是很高的。同时,像舒位这样以诗歌的形式对戏曲音律进行论述亦是十分罕见的。   二、对作家、作品的评论   同其他创作咏剧诗的诗人一样,舒位也创作了品评作家、作品的诗作。评论的作家有蒋士铨、高则诚等,作品有《四弦秋》、《长生殿》、《桃花扇》、《琵琶记》等,还包括对一些艺术家的品评。舒位在这些诗作中表达了这样的理论观点。   (一)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应局限于男女情事,应当扩大其思想内涵,使观剧者有所思、有所想。   观演《长生殿》乐府(四首)其三   白发谈天宝,琵琶唤奈何。未应来赤凤,从此老青蛾。   杨柳词成谶,梨花泪更多。至怜汤殿永,兵马洗天河。   这一首强调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悲剧色采。而这是和国家兴亡的沧桑巨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观演《长生殿》乐府(四首)其四   酒绿灯红夜,春风舞一场。乱离唐四纪,优孟李三即。   国事休回首,诗篇说断肠。谁知新旧史,多为郭汾阳。   这一首说《长生殿》一例有丰富的思想容量.每次看它都会引起今昔盛衰之感。而这些从正文上是感受不到的。   《论曲绝句十四首,并示子筠孝廉》其十一   流水青山句自工,桃花省识唱东风。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宣娘一笛中。   本首说《桃花扇》内容丰富深刻,文词典雅优美。舒位对于戏曲具有较高思想内容的期望,希望戏曲能唤起人们的真情实感,这与他的诗学观念是相同的。在诗学上他主张诗歌要有真情,他认为人人都有真性情,而诗歌又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不能刻意勉强。若无真性情,无论诗歌本身再华丽,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他在创作咏剧诗时,这一诗歌主张不免蕴含其中,对作品具有真性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