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摇摆不定的原因.docVIP

试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摇摆不定的原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摇摆不定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K5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从欧洲一体化运动开展时,英国作为一个欧洲大国,对于欧洲大陆的行动,经历了从最初的善意中立到积极反对再到走投无路时的被迫申请加入欧共体的过程。而加入到欧共体之后的英国对欧盟政策也不全盘接受,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与他国分歧很大,如撒切尔夫人时期关于英国预算摊款问题的争吵,在欧元问题上,英国一直拒绝加入欧元区,在外交政策问题上,更愿意追随美国的脚步而不是与欧盟中的伙伴国保持一致。直到现在,英国对欧盟的态度一直若即若离,2012年更摆出退出欧盟之姿。可见,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仍在选择全面融入或是与之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之间徘徊。笔者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后和伙伴国不和谐的大部分原因仍然与其加入前对欧洲一体化的基本立场一脉相承。本文试从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外交上依赖于“英美特殊关系”等这些方面作些探讨。   一、 地理人文环境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国。英国的地理位置对其非常有利,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这道天然的屏障使其免受了无数场欧洲战火的殃及,此外,进可攻、退可守。如此一来,地理上的分隔使许多英国人感到,英国只是欧洲的邻居而不是其中一部分。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表述的那样:“英国与欧洲在一起,但并不属于欧洲”。但是英国绝非与欧洲毫无关系。从血缘上讲,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都是古代欧洲部落之间相互结合、相互斗争、长期演化的结果。英国现今的民族基本上就是从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入侵,到1066年诺曼征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在血缘上与欧洲人无多大区别。这种高血缘上的亲近与心理上的抗拒就常常使得英国人对欧陆的态度怀有一种天然的矛盾心态。因此,在战后如火如荼的欧洲一体化思潮中,英国的政治精英们也曾热烈高歌欧洲联合的伟大意义,但是在现实政策上,英国社会对欧洲的态度一直是若即若离的。   二、 历史文化传统   英国悠久的殖民文化和帝国文化同样影响着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神话般的历史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的传统。自16世纪以来的几百年间,英国蒙受了历史过多的眷顾和垂青,风光无限。随着地中海贸易区的衰落和新航路的开辟,这里一下子成为了大西洋的交通要道,英国迅速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中心。在全球工业化的浪潮中,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做了整整200年的火车头。接踵而至的就是海外殖民,庞大的舰队、商船运转千里,所到之处,樯橹连云,给英国带不来的不仅是巨大的财富,还有世界霸主的角色。如此一来,英国已经成为一个超然于欧洲之外的世界大国,她把主要精力放在欧洲以外的自治领地、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上,也就没有时间过多参与欧洲的内部事务,而希望欧洲会出现一种不威胁自己利益的“均势状态”,这就形成了英国外交传统――对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和对自己的“光辉孤立”政策。此外,英国人的帝国文化太重,英国看重与英联邦成员国甚至是美国这样早已自立门户的“过期属地”更甚于“邻居”一样的欧洲国家。而且由于在二战中她是极少数通过战争获得国内团结、国外声誉的国家之一,因此尽管二战后英国国力下降,但英国的政治家和普通民众依然抱着“伟大帝国”的幻想不放。战后的英国仍占据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势地位,与美国建立特殊关系,在世界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英国经济相对繁荣。所以是否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当时的英国而言,并不那么重要。好景不长,随后问题便接踵而至,英国被迫“回到”欧洲。但当时的英国却依然遵循传统,指望用英联邦海外殖民地利益和英美特殊关系保持其“世界工厂”的经济地位。历史的包袱和传统的影响,妨碍了英国在欧洲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主观愿望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英国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的态度。   三、 对“英美特殊关系”的依赖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中所表现出来的若即若离的态度,也源于对“英美特殊关系”的依赖。自英国人乘着“五月花”号来到北美大陆后的几个世纪,北美就彻底地经历了种族上、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欧化”,在这近5个世纪的历史中,英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语言上看,都是英语国家;从法律上看,都属英美法系;从人口构成来看,美国人中有许多的英国后裔;从经济上看,美国的工业化主要是从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开始的;从外交上看,英国的“光荣孤立”与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为美国外来外交定下的“孤立主义”原则如出一辙。因此,相对“欧洲邻居”而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