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药物不良反应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不良反应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 基本概念 副作用(side effect):不适的反应,程度较轻 毒性作用(toxic effect):反应较重,危害较大 后遗效性(after effect): 药物从机体消除后所留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在体内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其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药物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个别人对某种或某类药物产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无法预测的、不取决于剂量的反应,如瞌睡、欣快、脸红,甚至痉挛或呼吸暂停等,系个体异常遗传因素所致。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 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三致” 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 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型 A型药物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 B型药物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C型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 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背景发生率高(5 ? 20%) 非特异性(指药物) 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潜伏期较长 不可重现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uns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edical Sciences ,简称CIOMS)推荐用下列术语和百分率表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 十分常见(≥10%) 常见(≥1%,10%) 偶见(≥0.1%,1%) 罕见(≥0.01%,0.1%) 十分罕见(0.01%) 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分级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 发生现状及危害 1、国际情况:(WHO 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 ? 20%; ?住院病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 15%; ?世界死亡人群中有近1/3死于药源性疾病。 3、美国ADR发生情况 ? 住院患者中28%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Am J Hosp Pharm,1973;30:584) ? 儿童住院患者,17%发生与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 (Am J Epid,1979;110:196) ? 美国每年200万患者因ADR导致病情恶化其中10.6万患者因ADR致死 (美国150家医院39项报告综合结论,1998) ? 1995年,美国报道,全美一年用于不良反应花费,高达766亿美元 乙双吗啉—白血病 壮骨关节炎—肝损害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 苯甲醇—儿童臂挛缩症 …… 三、新药安全性研究的 重要性和局限性 新药安全性研究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申报临床研究要求) 1. 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 2. 急性毒性试验 3. 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 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 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 5. 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验 6. 致突变试验 7. 生殖毒性试验 8. 致癌试验 9. 依赖性试验 10. 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 新药临床毒理学研究(申报生产要求) 例: 50年代中期,法国上市外用药二碘二乙基锡,因动物毒性研究不充分,缺乏初期临床安全性评价,药品仓促上市应用造成207例中毒,110人死亡,再次提醒人们认识新药研究中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美国以此为据,对1962年颁布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管理法规,提出Harris-Kefauver修正案,强调药品在进行人体试验前,务必进行充分的实验药理和毒理学研究。 四、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和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1、原则上,首先是停止应用所有药物,不但可能及时终止致病药物继续损害机体,而且有助于诊断,停药后,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常可提示不良反应(疾病)为药源性。 2、根据病情采取治疗方案 ①药源性疾病多有自限性的特征,停药后无需特殊处理,待药物自体内消除后,可以缓解。 ②症状严重时须进行对症治疗,如致病药物已明确,可选用特异性拮抗药,若是药物变态反应,应将致病药物告知病人防止再度发生。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1999年11月15日,SDA和卫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