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简称贾第虫。 寄生人体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致贾第虫病(giardiasis)。 本病世界性分布,由于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 贾第虫形态 贾第虫形态 贾第虫生活史特点 繁殖阶段:滋养体,二分裂法繁殖 传播阶段: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 寄生部位: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肠内,借吸盘吸附肠壁 感染期:成熟四核包囊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包囊随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饮水 贾第虫的致病 致病机制 机械阻隔,营养竞争--大量虫体覆盖小肠黏膜 机械刺激—吸盘吸附作用 化学损伤—分泌产物、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肠内细菌的协同作用 宿主免疫状态—IgA缺乏;免疫功能低下或艾滋病患者,均易发生严重的感染 临 床 类 型 无症状带虫者 贾第虫性腹泻: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臭、无脓血,若不及时治疗,多发展为慢性,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儿童患者可由于腹泻、脂肪泻,引起贫血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 贾第虫感染的诊断 1.病原诊断 ⑴ 粪便检查 水样稀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成形粪便:碘液染色涂片检查包囊 ⑵ 十二指肠液 ⑶ 组织活检 2.免疫诊断 流 行 分布呈世界性,在前苏联特别严重,美国也接近于流行,发展中国家感染人数约为2.5亿。 传染源:带虫者或患者 传播途径:人饮用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蝇、蟑螂等昆虫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感染方式 防 治 治疗常用药物有灭滴灵、痢特灵 彻底治愈病人、带虫者,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保护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旅游者、男同性恋者、胃切除病人、胃酸缺乏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加以预防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 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一个时期 虫体呈梨形或卵圆形 有4根前鞭毛、1根后鞭毛 有波动膜 轴柱1根贯穿虫体 核1个,位于虫体前端 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 宿主:人 寄生部位: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于女性阴道后穹窿处 营养:摄食宿主上皮细胞内糖原 繁殖方式:二分裂法增殖 传播:滋养体为感染阶段,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阴道毛滴虫的致病 致病力 致病机制 虫体本身毒力 宿主自身生理状态—阴道自净作用减弱 雌激素水平 临 床 表 现 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 男性感染者一般无症状而呈带虫状态,可致配偶连续重复感染 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其分泌物阻碍精子存活,可能引起不孕症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诊断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流行 呈世界性分布,以女性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平均感染率为28%。 传染源: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 传染途径: 直接传播 间接传播 滋养体在外环境的抵抗力 抵抗力较强,粘附在厕所板上可生存 30分钟 40℃水中能活102小时 在潮湿的毛巾、衣裤中可存活23小时 2-3℃水中可活65小时 普通肥皂水中活45-150分钟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防治 改善共公卫生设施,净化公共浴厕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减少传染源 治疗药物 甲硝咪唑(灭滴灵)内服、外用 1/100乳酸水或1/5000高锰酸钾水外用 注意检查、治疗配偶 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属于动鞭纲。 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利什曼原虫引起人与动物的利什曼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 内脏利什曼病: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引起;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Kala-azar,即黑热病。 皮肤利什曼病: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mexicana)引起。 粘膜皮肤利什曼病: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 我国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属于动鞭纲。 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利什曼原虫引起人与动物的利什曼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形 态 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 卵圆形 虫体很小 2-3μm 有一较大圆形核 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 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 无鞭毛体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 细胞内充满大量的利杜体 形 态 (前)鞭毛体 虫体呈梭形 核位于虫体中部 动基体在前部 基体发出一鞭毛,长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南2019年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方案.doc VIP
-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概述.pptx VIP
- 2025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Advanced Medical English(首都医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物业管理服务公开招标.doc VIP
- Delta影像组学在急性外踝韧带损伤修复疗效预测中的应用.docx VIP
- 黄炎培创业大赛 路演ppt(获奖).pptx VIP
- 2024年版《陕西省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VIP
- 2024版食堂工作培训ppt课件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