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族民居形象比较多样化,但其中以合院式民居较多,合院式民居又称“汉式”民居,是中原汉文化与大理本土文化结合,演化和再创造的产物,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许多上层人士主动学习汉文化,通晓汉语。直到今天,表达白族语的文字仍为汉字。由于中原汉文化较之大理本土文化先进,于是历史出现了大理本土文化向中原汉文化转变的“汉化”过程。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有这一过程,从而产生了被称之为“汉式”的大理传统民居。在此基础上,白族民居仍然传承了当地一些固有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大理特有的建筑布局和风格。。白族合院式民居从单坊一院至一进五院不等,但以“三坊一照壁”和“四方五天井”的布局形式最为典型。同时几种形式还可以灵活地组合拼接,共同形成比例匀称、外观优美、、院落极富情趣的住居环境。
以“三坊一照壁”为例:在三坊一照壁中,正方在西,照壁在东,住宅人口一般在东北角,且较为曲折,保证了住居的私密性和安全度。东南角为厕所,厨房通常在西北角,每坊建筑一层都设围绕院落的廊道,一层一般不设廊道。
正方是白族民居中的重要场所,正方明间是堂屋,迎接宾客及居家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室内家居陈设也有一定之规,两个次间一般做长辈卧室,如有婚嫁,则新房必在这两个次间。正方的地位通常考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一般都坐西朝东。
屋顶一般都略高于其他二纺的屋顶。
围绕院落的廊道,比其他三坊的廊道要高一步台阶。
二楼的明间通常设祖先坛。一般来说,祖先坛的设置繁简不一,但是每户是一定要有的。
在白族民居中,最富裕表现民族文化特质的是其室外的装饰,白族民居对室外一般是不开窗的,房屋的门窗都朝向院落,这种趋向院落的热性,实际上就赋予了院落的中心地位。由此可见,白族民居的装饰是围绕院落展开的,实施装饰的重点,以围绕院落的廊道和照壁为中心。
中甸的藏居建筑,清雍正前多为井木式木楼房或土墙房、土掌房,独木凿齿为梯,还有许多柴花房、茅草房、岩偏房。清雍正后,汉族、白族、回族等民族迁入县城,穿斗式木架房建筑随之传入。由于受气候及地形的影响,中甸藏族居民分高原、河谷两类不同建筑形式,高原地带的中心镇、大中甸、小中甸、格咱等民居以土墙屋架板房为主,东旺、尼西等干热河谷地区,居民多以藏式碉房为主。
高原藏居一般为四楹层楼房,进深为四楹,平面呈“一”字形,底层关牲畜,上面住人,正前方留作走廊通道,楼房前檐双层斗拱,绘有吉祥图案,每根大插头都有龙头雕刻,每楹都有一匹雕刻精致的横方,是汉藏工艺的结晶。藏房正屋面积占四楹,显得特别宽大,尤其是正屋的中主,藏民往往以中柱的粗细评论房子的气魄、牢固以及主人的贫富,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富裕的藏族地区,中柱直径皆在一米以上,一般以两人合抱为标准。正屋的火塘,是藏民日常起居生活的主要行为空间,火塘一般设在水亭,平时待客,用餐。休息多在火塘周围,火塘上方为尊贵坐席,供客人和长辈就坐,左面是主妇的座位,是固定的打酥油茶处。橱柜,佛龛设在主妇后座,均精雕细刻,佛堂、卧室、储藏室等反别设在二楼,高原藏房的屋顶一小圆木铺垫,再辅以“企”筑土掌,土掌上再以人马架架设人字屋顶。屋顶覆盖以云杉木划成的木片,俗称“闪片”。
河谷地区的藏式碉房一般为三层,三面多窗,采光面广。每层都有土坫,再加铺地板,冬暖夏凉。楼顶土掌平台,可供晒粮、脱粒及散布、远眺之用。
中甸藏居建筑在外观造型及室内外建筑用色上,充分显示了藏文化的独有特质。外墙自下而上逐渐收分,倾斜度5度—10度,能工巧匠的艺术和力学知识的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出挑很深的屋面檐口既有效的遮挡了高原强烈的阳光,又在浅色的墙面投下很深的阴影,增加了房屋的立体感。外墙颜色以稍偏点橘色或黄色的白为主,这种用色,一方面来自对“白年神”的崇尚,另一方面来自佛教的影响。佛教崇尚白色,藏传佛教也视白色为神圣,、崇高的代表,在教义上象征气数,寓意运气亨通。
藏式建筑对土红色的应用,传说与西藏古老的“苯教”有关。苯教为1300年前雪域高原的原始宗教,它将宇宙化分为“神”、“人”、“鬼”三个世界。为了避免鬼的侵犯,人们在面部、建筑上涂上土红色颜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仰的变化的变化,这种红色不再往人的脸上涂,却在建筑上保留了下来,一般用于宫殿、寺院、贵族庄园的外墙装饰,以示威严。民居只能在女儿墙边部或闪片屋檐下的墙体边缘,有一条窄窄的圈状用红土色。这种色彩搭配,联络和沟通了藏式建筑主、从统一的用色风格。
依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宗教信仰、民族习俗而产生的香格里拉的藏居建筑的造型和色彩,有很浓烈的高原特色,是藏族建筑文化的多重积淀。
纳西族住宅,分传统住宅和现代住宅两种。前者以“木楞房”为代表,后者以“三房一照壁”为代表。这两种房屋的建造在风水信仰观念上是不一样的。
1、正房
正房是整个院落中的主体建筑,屋顶最高,体量最大,基本以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楼房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ome《疯狂外星人(2015)》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CATS-SAP业务测试日产联线例会会议纪要20110601-V1.0.doc VIP
- 2025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小学英语小升初总复习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六套).docx VIP
- 2.2.3 影响因素复杂(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残障康复服务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锅炉本体水压试验检查记录.doc VIP
- 防爆场所用电要求培训.pptx VIP
- 2025秋季新高一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共37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