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docVIP

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讨论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健脾利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一组疗程(8w)后对比临床疗效和结肠镜检结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8w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和72.5%,治疗组结肠镜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利湿法可显著提高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脾利湿;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价值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严重时可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临床症状多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1]。近年来UC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临床治疗常用柳氮磺吡啶,但其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复发率高,副作用明显。根据中医辨证UC的中医证型很多,我院近年来采用中医健脾利湿法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将其与常规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在19~61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8个月~10年;其中轻度者13例,中度者16例,重度者15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0岁~57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5个月~10年;其中轻度者11例,中度者15例,重度者1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照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在2007年通过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制定;②中医辨证脾虚证参照由《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③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对柳氮磺吡啶过敏者以及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和重大系统疾病者;④签署科研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1.3.1治疗组予我院拟定的健脾利湿方,方剂由白术、党参、茯苓、黄芪、扁豆、薏苡仁、防风、法半夏、炒陈皮、白芍、甘草、柴胡、补骨脂、炙甘草,淮山药组成。剂量可根据病情酌情添减。1剂/d,水煎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1.3.2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3次/d,1 g/次。   两组患者以连续服药8w为1疗程,用药期间嘱患者作息规律,饮食宜清淡营养,忌生冷辛辣饮食,减少乳制品,粗纤维食品等对为胃肠道刺激,加重病情。   1.4效果评价 临床疗效指标参照《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1~2次/d),结肠镜检提示肠黏膜溃疡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提示溃疡范围缩小;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结肠镜检提示肠黏膜溃疡无变化或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数据录入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结果比较况比较,见表2。   结合表1,表2结果可以发现,采用健脾利湿方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UC的临床症状在中医学属肠游、泄泻、肠风等范畴,发病基础为脾虚失健[2]。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不能运行津液,肠粘膜就不能得到充足营养,固有防御功能也会减退,若饮食不洁,或外邪入侵,或情志失调,内生湿热,则气血瘀滞,血败肉腐,疮疡乃成[3]。我院自拟方剂旨在提高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修复能力,改善肠道修复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健脾利湿方健脾利湿方中,白术可治久泻,健脾燥湿;党参可补脾胃之气,补气升阳;茯苓可利水而出,偏于下行;黄芪可补气行水,通调水道[4]。此外扁豆、薏苡仁可理气健脾化湿,防风、法半夏可祛湿治标,辅以炒陈皮,白芍,甘草,柴胡,补骨脂,炙甘草,淮山药[5]。通过临床疗效可以看出健脾利湿法可有效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因此笔者认为该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旗,彭刚,吴夏敏.浅谈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J].中医临床研究,2013,4(22):73-74.   [2]陈剑明,王天芳,吴秀艳,等.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3):497.   [3]陆宇平,王长洪,高文艳,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辨治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29(6):1239.   [4]路越,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