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案】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考案】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1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2011年安徽卷,9)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 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 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 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 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正确,不同产区的茶叶味道不同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 ②错误,客观事物不能自觉反映,只有人的意识才具有自觉反映的特 性;③正确,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才能根据茶的味道品出茶叶的 产区,体现了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④错误,人为事 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答案】 A (13)(2010年天津卷,14)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 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 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 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 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 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 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 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 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 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 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这句话。结合题目中“认识的观点”和材料中“推动人类文明 不断走向成熟”等内容,可以将“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理解 为世博会推动着人的认识逐步深化、发展。再结合材料中的内容, 应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能”的问题。另外,材料中 的“深化”“新驿站”等内容表明人的认识本身是一个无限上升 的过程,这也是解释“为什么能”的原因之一。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 、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 述原理。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 了上述原理。 (14)(2010年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 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 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 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 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 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 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 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 人类认识过程的。 进行作答。 【答案】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至谭嗣同对民本 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 复性。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即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 升性,要根据材料,从古代民本思想到党的“以民为本”思想的变化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 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 ”,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 ”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这是一个高频隐性考点,在今后的高考中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 题都很可能出现,需高度关注。因为在教材上只明确了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并未明确指出实践决定认识,更没有直接讲解认识对实践的 反作用。其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讲实践决定认识。认 识属于意识的范畴,认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在认识论中 的具

文档评论(0)

44111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