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1.1项目背景 3
1.2隧道概况 3
1.3 工程地质与自然条件 4
1.4隧道围岩分布情况 9
1.5 隧道主体工程设计 10
1.6 主要施工方法 11
1.7 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 12
第二章 评估程序与方法 13
2.1评估目的 13
2.2评估原则 13
2.3评估依据 14
2.4评估程序 15
2.5 评估方法 17
第三章 总体风险评估 21
3.1总体风险评估路线 21
3.2银山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25
3.3总体风险评估结果 26
第四章 专项风险评估 27
4.1专项风险评估思路 27
4.2施工过程风险评估 27
第五章 重大风险源估测 46
5.1风险矩阵的建立 46
5.2安全管理评估指标 48
5.3坍塌事故风险估测 50
5.4洞口失稳风险评估 52
5.5风险分布图 54
5.6专项风险评估结果 55
第六章 风险控制措施 56
6.1风险接受准则 56
6.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56
6.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 59
第七章 评估结论及建议 68
7.1 评估结论 68
7.2 重大风险源控制及建议 70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
广东省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30年)》“九纵五横两环”中“五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广东省的东翼地区。路线起于潮州市古巷镇与规划的漳州至玉林高速公路潮州段对接,终于惠东县大岭镇与惠莞高速公路惠州段相接。行政区划隶属广东省的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五个地级市,以及五个地级市下辖的潮安县、朝阳区、揭东县、揭西县、普宁市、陆河县、陆丰市、海丰县、惠东县共10个区、县级县级市,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珠三角向粤东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强珠三角与福建等“泛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是珠三角与粤东地区、福建东南沿海的有一条高速通道,本项目的如期建成对缓解沈海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2隧道概况
潮惠高速公路位于广东省的东翼地区。线路起于潮州市古巷镇与规划的漳州至玉林高速公路潮州段对接,终于惠东县大岭镇与惠莞高速公路惠州段相接。其中TJ7合同段位于揭西县坪上、河婆、五云镇境内,起讫桩号为K91+200~K102+000,全长10.803Km。设计车速为银山隧道位于揭西河婆镇南部银山一带,穿越银山山脉,为中低山地貌,起伏较大,山顶最大地面高程182m,进口最低高程98m,出口最低高程102m,最大高差约84m。隧道进口位于一冲沟及侧壁中,出口位于冲沟和斜坡上,隧道正上方山间植被茂密,基本为松树、灌木和竹子,洞口山坡上坟地较多。
隧道布置形式为分离式隧道,隧道起讫桩号左线ZK98+062~ZK98+655,长593m,右线K98+045~K98+575,长530m,设计线间距27.0~32m。
隧道进口位于曲线上,左右线进口位于R=6000的右转圆曲线上,左右线出口位于R=6000的左转圆曲线上。
隧道左线、右线纵坡均为+2.2%(沿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
银山隧道结构设计图
1.3 工程地质与自然条件
1.3.1地形、地貌
银山隧道隧址区在地貌上属于丘陵地貌类型,隧道由银山北麓进入,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口处,地形较陡,坡度15~45°,坡向朝东;出口位于冲沟和斜坡上,地形较陡,坡度10~45°,坡向朝西。地表植被发育,主要为低矮灌木和乔木。1)第四系坡残积层
⑥11层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上破坏,尚可辨认,含有较多的石英颗粒。可见铁锰质氧化物,岩芯呈砂土状。
⑥12层强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中粗粒结构,节理、裂隙很发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粒径一般2~6cm不等,锤击声哑,易击碎。
⑥13层中风化花岗岩:浅肉红色、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岩质坚硬,岩面较新鲜,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15~40cm不等,锤击声脆,不易击碎,RQD=70~83%。
2)燕山期辉绿岩(v6)
⑦12层强风化辉绿岩:黄褐色,辉绿结构,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芯以碎块状为主,锤击易碎。
⑦13层中风化辉绿岩:深灰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局部很发育,岩芯呈饼、块状及短柱状,节长5-15cm,RQD=30%,岩质硬,岩体破碎,岩芯以碎块状为主,锤击声较清脆,不易击碎。
1.3.4 地质构造
隧址区处于区域地质构造影响相对较弱地带,未发现影响场区稳定性的地质构造。隧址区基岩为花岗岩级辉绿岩侵入脉体,无明显的新构造活动痕迹。
1.3.5地震参数
根据《中国动参数区图GB18306-2001)《广东省潮州至惠州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隧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为0.05g
Ⅰ隧道右洞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