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前 思 考 : 1.怎样理解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涵和文体价值? 2.试寻找新时期抒情、叙事散文与古代小品文及现代朱自清、沈从文散文之间的传承关系。 3.如何理解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 著名剧作家、翻译家,1911年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文系,曾留学英法。曾任教清华大学。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干校六记》、《记钱钟书与〈围城〉》等作品享誉文坛。前者记文革时代“下放干校”的故事,“以简寓丰”,以平淡冲和的语调叙写中国知识分子在文革时代的遭遇;后者记钱钟书写《围城》的有关情况以及钟书的“痴气”性格,文字幽默率真、生动谐趣。 《孟婆茶》、《隐身衣》、《软红尘里 楔子》等小品文也写得想象奇特、新意盎然,堪称奇文。这些小品文有寓言形式,含象征意蕴,富诗人情趣,渗透着作者大半个世纪的人生体验,意味深长,可反复品读。杨绛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老作家,她的散文蕴藏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品质纯正,功底深厚,境界高远,是新时期散文中形质兼美的篇章。 (1)记游体。 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在自然山水中寻找“文化与名胜的对应”。如《都江堰》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认为“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2)关于“文化良知”的探讨。 散文反复述说着的主题:文明与野蛮的斗争中,并不是每次获胜的都是文明,凸显文化良知的重要性。 (3)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寻求理想人格,擅长用悲壮的格调抒写自己对美的情怀,在散文中追求自然的美、精神的美、艺术的美。 (1) 《白发苏州》: 从中外对比、文化界定、阶级压迫、美学梳理、 个人观感五种视角评说苏州。 (2)《苏东坡突围》: 鞭挞了中国文化史上的 “文化群小”现象。 (3)《这里真安静》: 勾画了由军人、妓女、文人坟墓组成的历史三相结构。 《白发苏州》片段赏析: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你熨帖着历史走一走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折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二) 苏州人心肠软,他们不计较这位姑娘给自己带来过多大的灾害,只觉得她可怜,真真假假地留着她的大量遗迹来纪念。据说今日苏州西郊灵岩山顶的灵岩寺,便是当初西施居住的所在,吴王曾名之“馆娃宫”。灵岩山是苏州一大胜景,游山时若能遇到几位热心的苏州老者,他们还会细细告诉你,何处是西施洞,何处是西施迹,何处是玩月池,何处是吴王井,处处与西施相关。正当会稽人不断为报仇雪耻的传统而自豪的时候,他们派出的西施姑娘却长期地躲避在对方的山巅。你做王他做王,管它亡不亡,苏州人不大理睬。这也就注定了历代帝王对苏州很少垂盼。 (1)它在反顾中询问了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了当代人的精神标高。 (2)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深厚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自我生命的体验,接续中国文人的血脉。 (3)因而构成为对当代人的一次考验,是对于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的一次提醒。 2.抒情散文: 八九十年代“文学自觉”潮流中,作家强调“自我”表现和重视“抒情性”,将“个性”、“心灵”的抒写、表达放在首要位置,提倡语言、篇章结构上的“美文”素质。主要代表作家有贾平凹、周涛、王英琦、唐敏等。 《巩乃斯的马》: 通过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下对巩乃斯马的观察、体验的叙写,揭示出马作为人类朋友的特殊品格,它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 艺术特征: 体现了诗的自由、抒情和想象的精神 传达出一种真正的西部精神 这种西部精神并不取决于作者所呈示的大量西部风光,而是取决于其在现代文明的参照之下由衷地敬畏、肯定并认同的一种游牧式的、劲气四射而精气内敛、既奔放热烈又坚韧沉默的生存方式,以及由这种方式所坦示的生命哲学: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在于生命的野性、狼性与生命的自在、独立与静寂的完美结合。 第一节 散文创作的概述 第二节 新时期散文的几种创作类型 第一节 散文创作的概述 (一)散文创作的背景 1.60年代形成的散文文体模式成为“新时期”散文发展的主要障碍;“回到”个人体验,回到日常事态和心绪,个人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