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语文学习的灵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践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摘 要:实践是语文学习的灵魂,项目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模式,翻转课堂优化了项目教学的资源环境,为语文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继承传统教育的实践精神,汲取新教育思想的营养,构建实践先导的科学教育理念,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是中职语文教师必修的课题。   关键词:实践学习 项目教学 翻转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句教子诗一语道破了躬行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诗中所体现的注重实践的思想暗合了当下流行的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育发展,理念先行。如何继承传统教育精华,汲取新教育思想的营养,构建实践先导的科学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的教研课题。[1]   一、传统教育中的实践精神   实践学习的教育理念不仅是现代西方教育研究的成果,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宗师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躬身力行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字,现在通常解读为复习、练习,这个解释局限了习字的广大内涵。“习”古字写作 ,是一个小鸟振动翅膀练习飞翔,鼻子在急促呼吸的情状,寓意实践、践行。“学习”中的“学”古字写作 ,其中的“爻”是《易经》的基本元素,表示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双手捧着卦爻在学习的情状,学习的内容即为探索宇宙时空、人体奥秘、人生意义,明白了这些道理,主动实践。   古代教育,孩子从8至15岁都要上小学,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学“六艺”就是在生活教育当中,学习礼仪应对、音乐舞蹈、射箭技术、驾车技术、书法文学和算数六种基本生活技能。教学内容完全是现实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整个教学贯穿礼仪修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你看老师带着学生游学,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例如: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与上自国君下至耕夫走卒各色人等交流,让学生在生活中历练、见识,积累经验,培养弟子从政管理的能力。“习经史”的主要学习形式是诵读,反复诵读,将圣贤之言铭记于心,所谓“童蒙养正”。在生活实践中教会学生生活是古代教育的成功之处。   孔子在推行他的“仁恕”思想教育时,采用的也是在生活实践中分步实施“践仁”的教育方法。他让人从孝悌做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后一方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长辈、上司、君王。一方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怀爱护晚辈和下属,真诚对待平辈和朋友。这样,从身边最亲近的父母家人做起,推己及人,逐步践行孝、悌、忠、信的要求,最终实现“仁恕”的思想。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是从生活细节规范人的行为,并让人在更大的生活环境中践行,进而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红楼梦》第48回中还有一处精彩的“教学片段”――香菱学诗:香菱仰慕大观园诸位才女诗情画意的生活,就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黛玉先夸赞香菱“是个极聪明伶俐之人”,并预言“不出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然后,言简意赅的讲了讲学诗的要点――意境和格律,接着又特意精选了王维五言律诗、杜甫七言律诗、李白诗各100多首等学习内容。在香菱自读了王维的五言律诗后,启发香菱谈阅读后的感思。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在香菱说出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名句初浅而质朴的认识后,又细心引领,以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作比较,水到渠成的升华了香菱对诗词的理解赏析,最后,让香菱反复实践,写出了“新巧有意趣”的咏月诗。   黛玉赏识激趣励志,举要精讲,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得教学艺术之精妙。尤为珍贵的是,她为香菱量身定制了学习内容之后,却不急于讲解诗的微言大义,而是让香菱自己回去熟读体悟诗的意境意趣,平等的与香菱交流研讨,反复的指导香菱实践,学习写作诗歌。黛玉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与当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双做”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体现了传统教育强调实践的思想。[2]   “百闻不如一见。”这是古代圣贤为我们总结的学习箴言。明代著名理学家林希元也有“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的圣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一生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鲁迅先生更是将学习形象地比作“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与当下的新课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