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化学武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1、课题:第3章化学武器 2、课型:新授课 3、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化学武器的分类、各种化学武器的成分、作用机理、毒性、危害和防护救治措施及对待化学武器应有的态度。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化学武器的成分、作用机理、毒性特点、危害及预防救治; 教学难点:各种化学武器的毒性特点和预防救治。 5、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与学生讨论及观看相关视频相结合,在有条件的教室使用多媒体课件。 6、参考资料 7、作业 8、 授课日期 班  次 9、授课效果分析: 10、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导入课题:第3章化学武器 (2)教学内容: a.化学武器的来历和发展; b.化学武器的特点及分类; c.窒息性毒剂、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性毒剂的成分、毒理、毒性、特点及预防和救治; d.刺激性毒剂的特点和应用; e.失能性毒剂的特点; f.植物杀伤剂的特点和应用 g.化学武器的使用和预防 (3)课堂总结: 化学武器危害巨大,但也要看到这些化学物质的价值,要抑制其暴戾的武器特性,使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其化学材料和中间体的价值;同时在这个不稳定的时代,要对化学武器保持足够的警惕,要做好防范措施。 【讲稿】 第3章化学武器 3.1化学武器的定义 1、毒剂的定义 战争中用以杀伤人、畜和毁坏植物、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或简称毒剂。(有毒的化学物质并不一定就是毒剂,如敌敌畏是杀虫剂,其毒性比毒剂低得多。毒剂的毒性很大,如神经性毒剂——沙林,呼吸道吸入的致死量1毫克/人,吸入几口高浓度染毒空气,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就会死亡。) 2、化学武器的定义 装填有CWA的弹药称化学弹药(chemical ,munitions)。装有施放毒剂的武器、器材,如:手榴弹、地雷、炮弹、火箭弹、导弹弹头,飞机布洒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也就是说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合称为化学武器。而CWA则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化学武器是进行化学战的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3.2化学武器的发展史 1、冷兵器时代 (1)投毒 早在冷兵器时代,古人便一直在寻求一种不须要或需要消耗很少的有生力量而消灭多数敌人的方法,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投毒无疑是最容易和最廉价的(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口服毒药)。历史上也曾经多次使用,公元1133年,南宋名将刘錡就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就用下毒的方法(大大削弱金兵战斗力)击败金兀术的重甲骑兵(还为岳飞击溃金兀术的“铁浮图”、“拐子马”提供了经验),取得顺昌保卫战的胜利。 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如何能够将有毒的物质扩散到最大的范围并能维持一定的有效致命浓度,听上去这一部似乎并不困难,然而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虽然已经有过不少的人做过许多实验,但结果并不理想。刘錡顺昌保卫战中投毒也只是削弱了金兵部分的战斗力,气候的不适应及宋军战术对头,作战勇敢才是胜利的关键。 (2)兵器淬毒 还有必然想到兵器上淬毒(即注射用毒药),印第安人也确实在标枪、箭支等涂上有毒植物、蛇虫鼠蚁等的毒液(比如箭毒蛙的毒),用来狩猎,并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用这种武器对付入侵美洲大陆的西班牙等国殖民者,使殖民者损失惨重。但涂到兵器上工程量浩大,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很难实现,而且兵器(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命中率有限,因此效果就更大打折扣。 (3)毒气 古人首先受到了猎人的启发,猎人在打猎时,往往利用燃烧产生的烟来驱赶大型的野兽;而大量的火灾经验也告诉人们,过量的烟可以产生致命的窒息效果,但这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相对狭小的空间——这在两军对垒的开阔地带几乎完全没有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燃烧所产生的烟里添加其他的东西以达到目的。换言之,减小烟的有效致死浓度(能够引起致死作用的最小浓度,其值越小,毒性越大)——很自然人们联想到了砒霜,硫磺等。 最早记录使用毒气的战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9年,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战争,?斯巴达军利用硫磺和松枝混合燃烧来制造毒气对雅典城内的守军进行攻击。 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战斗中,有一段蜀军渡金沙江时,被瘴气(原始森林中落叶经年累月腐烂,再加上这个地方五六月温度高便蒸出瘴气)毒害纷纷死去,这个瘴气就是天然的化学武器。 公元1000年北宋的军官唐福制造出来献给朝廷一种叫“毒药烟球”的武器,就有点像雏形的毒剂弹,球内装有砒霜、巴豆这一类的有毒物质,燃烧后烟雾弥漫,久久拂之难去,能使敌人中毒,战斗力锐减。 公元1570年奥地利骑士法伊德发现化学物质“砷”燃烧时可产生有毒气体(就是三氧化二砷,砒霜),并建议制造“砷烟弹”,来

文档评论(0)

2518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