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十七年散文.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散文三大家风格比较 2、从艺术手法来看 (1)选材 杨朔——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秦牧——丰富多彩,涉笔成趣。 刘白羽——选取壮美的景物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七、散文三大家风格比较 (2)语言 杨朔——清新委婉 秦牧——自然亲切,讲究文采。 刘白羽——刚健绚丽 ,气势雄浑。 (3)抒情 杨朔——一座园林 秦牧——一座花城 刘白羽——一团烈火 第四章 十七年的散文 一、当代的散文概念 现代文学中,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杨朔、秦牧、刘白羽、冰心、峻青等。 (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 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3)尖锐泼辣的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泼辣。 三、十七年散文审美特征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主要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四、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 ,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县人,致力于艺术散文的写作,结成散文集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 杨朔:诗意散文 杨朔大力提倡“以诗为文”的创作主张,形成散文诗化的艺术主张。把散文当作诗一样来写,形成颂歌体的格调,如《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这些抒情散文先后写于1955—1965年间,其中大多数作品在50、60年代广为传颂,有些当时就被选入中学课本。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