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现代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活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卡尔·马克思 第一节 分配理论与引致需求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 第五节 公平的测量 收入分配资料 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斯提出。 将一国总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口,40%人口……等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分别是6%、18%等。 中国的基尼系数: 中国社科院发表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称,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已经超过0.465,逼近0.47;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目前已高达0.53或0.54。基尼系数超过0.4就进入了警戒状态,而一旦超过0.6则意味着可能发生社会动荡。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时为2.5倍,到2003年时扩大至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的收入差距则约达5倍。 100 41 100 20 5 59 24 80 20 4 35 17 60 20 3 18 12 40 20 2 6 6 20 20 1 累计 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累计 人口百分比 等级 35.2% 1994 澳 大 利 亚 36.1% 1991 英 国 48.7% 1998 俄 罗 斯 27.3% 1995 意 大 利 30% 1994 德 国 32.7% 1995 法 国 60% 1996 巴 西 40.8% 1997 美 国 53.7% 1995 墨 西 哥 59.3% 1993-1994 南 非 41.4% 1998 泰 国 46.2% 1997 菲 律 宾 31.6% 1993 韩 国 24.9% 1993 日 本 37.8% 1997 印 度 40.3% 1998 中 国 基 尼 系 数 年 份 国 别 基尼系数得国际比较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了厂商的成本,也构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体现了价值在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所以也称分配理论。四种主要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分别是工资、地租、利息和正常利润。 二、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源于生产商品的需要,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所以叫引致需求。 要素价格的决定也是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囿于课时,我们在这里只考虑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价格决定。 一、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如果能够销售出去,由此产生的边际收益叫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VMP)。由于厂商能够以即定的价格销售额外的产品,所以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为: 二、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的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雇主可以以即定的价格雇用它所需要的任意生产要素,故要素的边际成本是一个常数——生产要素的价格 三、要素的最优雇用量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总是根据要素“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与雇用该要素的边际成本(即要素的价格)相等的原则来确定该要素的最佳使用量: 证明: 四、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一)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只能够根据现有的要素价格来决定生产要素的雇用量,让VMP=w。所以对单个厂商而言,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所以VMP向右下方倾斜。 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而且与要素的VMP曲线完全重合。 (二)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思考: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能否由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即VMP曲线水平相加得到? 不能。d曲线与VMP曲线重合是有条件的,即其他厂商均不进行调整,VMP曲线不变。 如果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厂商都根据要素价格调整了要素的雇用数量,必然会影响产品的均衡价格,从而引起VMP的调整。此时的厂商会根据新的VMP重新决定要素雇用量。由此形成的需求曲线称为单个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这才是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线。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是每个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水平相加得到的。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供给 一、要素供给概述 (一)从要素所有者的目标出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