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数学的复苏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欧数学的复苏 时间:公元十一世纪至十六世纪 阶段划分 黑暗的中世纪 吸收东方文化——十字军远征 文艺复兴运动 十字军东征 西欧数学的复苏 十字军东征 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东方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 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十字军东征 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多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 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 教皇--乌尔班二世 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教 徒的‘圣城’ ,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 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把那邪恶的 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 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导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 萨拉丁(撒拉丁) 萨拉丁·尤素福·本·阿尤布·本 ·沙迪·本·马尔旺·艾勒-阿尤比 中文名字:真理之正义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意大利各城市兴起,15世纪后期起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数学活动也在东方数学的基础上以空前的规模蓬勃兴起。 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文学三杰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大卫,右边的是另一代表作末日审判,西斯廷教堂壁画,另一幅为同一教堂壁画《创世纪》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三巨人: 达芬奇(《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但丁(《神曲》)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进步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 代数学 三角学 对 数 几何学 重要意义 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整个初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基本定型,文艺复兴促成的东西方数学的融合,为近代数学的兴起及以后的惊人发展铺平了道路。 代数学 代数学 帕西奥里(意,1445-1517年),1494年出版《算术集成》是一部数学百科全书,其中采用了优越的记号及大量的数学符号,推进了代数学的发展。 塔塔利亚(意,1499-1557年)发表了《论数字与度量》(1556-1560),16世纪最好的数学著作之一,发现了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 代数学 卡尔丹(意,1501-1576年)最重要的数学著作是1545年出版的《大术》,内有三次、四次方程的解法。 邦贝利(意,1526-157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代数学家,1572年出版《代数》,引进了虚数,正式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义。 施蒂费尔(德,1487-1567年),16世纪德国最大的数学家,1544年《综合数学》中指出:符号使用是代数学的一大进步。 代数学 韦达(法,1540-1603年),16世纪法国最大、最有影响的数学家,被西方称为“代数学之父”,1591年出版《分析引论》是最早的符号代数专著。 几何学 文艺复兴时期给人印象最深的几何创造其动力却来自艺术。正是由于绘画、制图中提出的问题的刺激导致了富有文艺复兴特色的学科,诞生了射影几何学。 几何学 射影几何产生后很快让位于代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他们的工作也渐被遗忘,迟至19世纪才又被人们重新发现。 阿尔贝蒂(意,1404-1472年),1435年发表《论绘画》,阐述了最早的数学透视法思想,是射影几何发展的起点。 几何学 德沙格(法,1591-1661年)主要著作是1639年《试论锥面截一平面所得结果的初稿》,射影几何早期发展的代表作。 帕斯卡(法,1623-1662年)1640年《圆锥曲线论》(1779年发现),内有帕斯卡定理:圆锥曲线的内接六边形对边交点共线。 三角学 16世纪,三角学已从天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分支。 雷格蒙塔努斯(德,1436-1476年),1464年完成《论各种三角形》(1533年出版),是欧洲人对平面和球面三角学所作的第一个完整、独立的阐述。 韦达(法,1540-1603年),1579年《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系统讲述了各钟三角函数,1615年《截角术》系统化了球面三角和平面三角学。 对数 1585年史蒂文(荷,1548-1620年)著作《十进算术》,系统地探讨了十进制记数及其运算理论,并提倡用十进制小数来书写分数。 纳皮尔(苏格兰,1550-1617年)至少花了20年的时间,于1590年左右开始写关于对数的著作,1614年发表《奇妙对数规则的说明》。 著名的牛顿莱布尼茨之争 15-17世纪的中国数学 珠算 西学渐入 中国科技的代表作 珠算 珠算盘是算筹的发展。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