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
一、 说教材,明内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名篇,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诗歌的前两句描写西湖初晴后雨的美景,美则美,但并无特别出奇之处。但后两句却让这首诗变得无比灵动,让人心驰神往。“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让人们对西湖之美产生无尽的想像。这首诗的诗眼也就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上。
二、找依据 定学法
诗的创作是一个直觉明了的过程,诗的呈现是一种整体圆融的形式,因此,诗的领悟和解读,也需要一个整体的、直觉的把握和洞察。诗眼意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视角高屋建瓴地觉知诗的意境和蕴涵。
1、如何帮学生解读诗眼之美呢?细读的逻辑顺序就被设定为“后两句——前两句——后两句”,这一过程既解构了诗本身的写作顺序,同时也解构了学生自然阅读的顺序。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为了凸显诗作中的千古一比。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曾经两度聚焦在“西湖比西子”这一诗眼上,第一次拈出诗眼,是为了让学生对“西子”这一审美形象有个初步了解和印象,以便为他们深入解读诗眼铺垫必要的历史、文学常识,但初次接触,对西子的感受只是定位在一个“美”字上,美貌、美丽、美好,这样的处理是极有分寸的。第二次拈出诗眼是在细读了诗作的前两句之后,此时,“西湖比西子”的神喻已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这次聚焦显然和第一次不同,美是一样的,而对于美的内涵的解读则更进了一步,美被分成淡妆之美和浓抹之美两种形态,两种形态各具风姿、各领风骚。其次,我以“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一问撬动了前两句的细读,于是,“水光潋滟”是美的,“山色空蒙”是美的;“晴方好”是美的,“雨亦奇”是美的。晴雨景致,美不胜收。这就为下一步深度解读诗眼铺垫了良好的意象基础和情趣阶梯。
最后,在二次解读诗眼之后,教师顺着“美人妆扮”这一思路,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总相宜”的感悟,这既是对诗眼的再解读,也是对诗眼的审美提升。
2.如果只是满足于泛泛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整首诗总共不过28字,算上诗题也不过35字,刨去“潋、滟、亦、妆”4字未识,其余文字学生都已认得,求助于课文的4个注解或者《小学生新课标必背古诗文》之类的工具书,诗意的解释应无障碍。那么,比较与否似乎意义不大。但是,这样的解读,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进入读诗的堂奥和门径。因此,还要深入一些,而深入的基本策略就是比较分析。所以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安排了三次比较性解读。
第一次在导入环节:
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你们猜,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
又曾有一位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他又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他眼中的西湖就像是什么?
那么,在苏轼的眼里,西湖又像是什么呢?
这次比较,一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是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化比较铺垫台阶。
第二次在细读环节:
还记得吗?有人说西湖像一面——生:镜子;
有人说西湖就像一轮亮晶晶的——生:明月;
还有人说西湖就像一幅——生:图画。
可是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却像什么呢——生:西子
第二次比较,意在引发学生对“西湖比西子”的个性化思考和解读。其教学的潜台词是:为什么有人将西湖比作镜子、比作明月、比作图画,可是苏轼为什么不作这样的比喻?为什么他的眼中西湖却像西子呢?
第三次在结课环节:
西湖的美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
在艾青的眼中——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在周起渭的眼中——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在白居易的眼中——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而在苏轼的眼中却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至此,这一千古之比的审美张力和艺术魅力早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比较读诗,不在非要比出一个谁高谁低、孰优孰劣,而在比出矛盾、比出差异、比出个性、比出特征。通过与镜子、明月、图画的比较,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和领悟到西湖的天生丽质,以及诗人对西湖的那份入骨入髓的爱怜。
3.“潋滟”一词的理解,在诗中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又不破坏诗的意境呢?我采用了“情景再现”:
生1:老师,什么叫“潋滟”?
师:让我们一同来猜猜,看着“潋滟”两个字,你觉得它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1:与水有关,因为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
生2:水波一荡一荡;
生3:肯定是很美丽的,因为有个“艳”字;
师:是啊,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潋滟”让我们看到了水波荡漾的样子,你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
生1:西湖上;
生2:在公园里;
生3:在上午,阳光照着西湖时看到,我看到了像水晶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