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神经调节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轴突末梢 髓鞘 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什么叫神经冲动? 提示: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特点,受刺激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提示:兴奋以什么形式传导?兴奋为什么能不断传导? (2)兴奋是怎样传导的? (1)兴奋是怎样产生的? 未受刺激前的膜电位特点: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结论: 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产生兴奋。 静息电位 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 膜电位变化导致了局部电流的出现,进而形成局部电流回路,兴奋依此形式不断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结论: 动画 C 传导中 小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的产生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已兴奋部位 和 未兴奋部位 存在电位差 (2)兴奋的传导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 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的部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先的电位 思考题: 如果刺激神经纤维的中间部分,那么兴奋传导的方向如何?(单向?双向?) (3)特点 A。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中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B。结构生理完整性 神经传导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好的 C。绝缘性 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突触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突触小体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 突触的形成 突触小体通过与相邻神经元的 或 之间的接触形成突触。 细胞体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树突 突触小体 (1)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是怎样的?它是怎样传导兴奋的? (2)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在方向上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突触小体通过与相邻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之间的接触形成突触 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递质) 动画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作用于 进入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 递质的传递方向: 单向性 小结: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A B 刺激A:则A产生兴奋并从A B 刺激B:则B产生的兴奋不能由B A (1)通过突触传递 (2)由神经递质来传递 (3)传递方向具有单向性 小结: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的传导: 刺激 膜电位变化 产生兴奋,并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兴奋 轴突末梢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另一神经元) 膜电位变化 兴奋或抑制 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传导方式 耗能的多少 方向 速度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比较项目 快 慢 双向 单向 少 多 电信号 (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的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吗?请阅读资料分析。 小结: 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与功能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又相互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和动物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中央沟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听觉语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功能区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 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失语症 失读症 失写症 Write- 书写言语区 Vision- 视觉言语区 Speak- 运动言语区 Hear- 听觉言语区 什么叫学习、记忆? 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遗忘的进程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实验证明: 及时复习是有效防止遗忘的最好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