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知识集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填词知识集锦 填词知识集锦 一 从历代词话中所涉及的欣赏问题的一些材料来看,对于词作的欣赏,主要是指对于作品澄心息虑的静观默想及揣摩玩味。角度上则有意、境、调、格、声、色、味、神、骨、体、趣诸端。而对于词作之色、味、神等问题,特别是在清代词话,可以来看一看。 论色。沉谦:「白描不可近俗,修饰不得太文,生香真色,在离即之间,不特难知,亦难言。」 王士禛:「花间字法,最着意设色。」 先着评晏几道:「小词之妙,如汉魏五言诗,其风骨兴象,迥乎不同。茍徒求之色泽字句间,斯末矣。然入崇、宣以后,虽情事较新,而体气已薄,亦风气为之,要不可以强也。」 吴衡照:「飞卿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云:『银蠋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云:『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作小令,若不”似”此着色取致,便觉寡味。」 谢章廷:「设色,词家所不废也。今试取温尉与梦窗较之,便知仙凡别矣。盖所争在风骨,在神韵。温尉生香活色,梦窗所谓七宝楼台,所折不成片段。又其甚者,则浮艳耳。阮亭揣摩花间,沾沾于『?』、『苣』一二字义,是犹见其表而遗其里欤。须知『檀峦金碧,婀娜蓬莱』未必便低便俗于『宝函钿雀,画屏鹧鸪』,亦视驱遣者造诣何如耳。」 沈祥龙:「词不宜过于设色,亦不宜过于白描。设色则无骨,白描则无采。如粲女试妆,不假珠翠而自然浓丽,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得之矣。」 论味。毛大可:「大抵词必有意有调有声有色人人知之。若别有气味,在声色之外,则人罕知者。」 孙麟趾:「学问到至高境界,无可言说。词之高妙,在气味,不在字句也。 论神。田同之:「词以神气为主。取韵者,次也;缕金错采,其末耳。」 沈祥龙:「词韶丽处,不在涂脂抹粉也,诵东坡『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句,自觉口吻俱香;悲慨处,不在叹逝伤离也,诵耆卿『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句,自觉神魂欲断。盖皆神不在迹也。」 二 李渔:「曲宜耐唱,词宜耐读。耐唱与耐读有相同处,有绝不相同处。盖同一字也,读是此音,而唱入曲中,全与此音不合者,故不得不为歌儿体贴,宁使读时碍口,以图歌时利吻。词则全为吟诵而设,止求便读而已。便读之法,首忌韵杂,次忌音连,三忌字涩。」 徐渭曰:「读词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应是为佣言借貌一流人说法。夫温柔敦厚,诗教也;陡然一惊,固是词中佳境。」 其次,对于诵读的目的、功能、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谢元淮:「四声平仄、呼吸抑扬,均有自然之妙。即平素不习工尺者,能于照谱填成之后,反复吟哦,自有会心惬意处。大略阴平宜搭上声,阳平宜搭去声,不必拘泥死法。昔人谓孟浩然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诗尚如此,词可忽哉!」 读词的主要目的,不但是为了欣赏前人词作,而且也是为了指导自己创作。陈廷焯:「熟读温、韦词,则意境自厚;熟读周、秦词,则韵味自深;熟读苏、辛词,则才气自旺;熟读姜、张词,则格调自高;熟读碧山词,则本原自正,规模自远。本是以求风雅,何必遽让古人。」 蒋兆兰:「作词当以读词为权舆。声音之道,本乎天籁,协乎人心。词本名乐府,可被管弦。今虽音律失传,而善读者,辄能锵洋和韵,抑扬高下,极声调之美。其浏亮谐顺之调固然,即拗涩难读者,亦无不然。及至声调极熟,操管自为,即声响随文字流出,自然合拍!」 再次,比较全面地论述诵读词作的方式方法。孙麟趾:「阅词者不独赏其词意,尤须审其节奏。节奏与词意俱佳,是为上品。」 :「读词之法,心细如发。先屏去一切闲思杂虑,然后心向之,目注之,谛审而咀味之,方见古人用心处。若全不体会,随口唱去,何异老僧诵经,乞儿丐食。」 况周颐:「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三十年前,以此法为日课,养成不入时之性情,不遑恤也。」又云:「学填词,先学读词。抑扬顿挫,心领神会。日久,胸次郁勃,信手拈来,自然丰神谐怀矣。」 夏敬观:「读词不成腔,不能知腔调音节之要处,故必得读之诀而后可。韵味在表者,见词之字句可知;韵味在内者,非读不悟也。音节要处,在平仄及四声,在句豆,如一领二、二领一、一领三等等。又凡文义二字相连者,不可离而为二;一领二,不可连而为三,诸如此类是也。平上去入四声,自有分别,音须分清。此非谓填词必墨守成规四声也,但填词时必须四声不混耳。」 最后,对于阅读词作所引发的美感享受,有了初步的认识。刘存仁:「取竹垞读之,曼声绰态,啭玉圆珠,使人荡气回肠魂销而不能已。」 蒋敦复:「尝谓词之感人甚于诗,王梦楼太守序云:访余于京口快雨堂,录所作词数首见示,余适有所感,读之忽至泣下。余皈依空门十馀年,神情寂寞,而穆堂之词,能动余若此,其所诣可知已。然词能动人若此,彼诗之不能动人者,其所诣不愈可知耶。」 三 对于词的创作技巧,历代词话通常采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的方式,要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