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药理学》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一门主要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学科。
稳态血药浓度:当重复给药的恒定间隔时间小于药物清除时间时,药物可在体内蓄积,如果给药间隔为1个半衰期,经过4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水平,此时的血药浓度即可认为是稳态血药浓度。
药源性疾病 :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人类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的用药中,因药物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应用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及评价,以实现临床治疗的个体化给药。
累积系数:R,给药多次后,药物将在体内蓄积,药物达稳态的平均血药浓度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之比成为累积系数。即R=C稳/C1
绝对生物利用度 : 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选择给药途径的重要指标,指药物吸收进血液循环的相对量或吸收程度,口服AUC/静脉AUC=F,即绝对生物利用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对生物利用度用来比较两种剂型、同一剂型但含不同原料来源制剂时的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受试品的AUC/参比品的AUC
配伍禁忌 :即有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不宜合用,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在输液瓶中或注射器内即可发生,主要表现为一种或几种药物的沉淀,或药物被氧化、分解失效。
负荷剂量:凡使首次剂量达到稳态水平的药物剂量,称为负荷剂量。DL=D(维持剂量)*R(累积因子)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仍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PAE。
表观分布容积 :Vd,在进行药物动力学计算时,假想药物均匀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且浓度与血液中相同,在这种假想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要的容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特异质反应:由于用药者有先天性遗传异常,对于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出现的反应性质可能与某些常人不同的反应,大多是机体缺乏某种酶引起半衰期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是决定、次数的主要依据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安慰剂 和 安慰剂效应 ( A )
A. 随意 B. 对照 C. 随机 D. 盲法试验 E. 安慰剂
3.相对生物利用度等于( D )
A.(静脉注射等量药后AUC/口服等量药后AUC)X100%
B.(标准药AUC/试药AUC)X100%
C.(口服等量药后AUC/静脉注射等量药后AUC)X100%
D.(试药AUC/标准药AUC)X100%
E.(试药AUC/标准药AUC)X50%
4. T1/2长短取决于(B )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血浆蛋白结合 D.剂量 E.速率过程
5.药物作用起效快慢取决于( A )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血浆蛋白结合 D.剂量 E.速率过程
6.G-6-PD缺陷者应用何药可引起溶血反应:(E )
A.伯氨喹 B.氯喹 C.奎宁 D.磺胺药 E.以上都对
7.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Ke=0.7,一次注射后经几小时认为其已基本消除?( B )
A.1小时 B.5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E. 40小时
8.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 B )
A.不可预见 B.可预见 C.发生率低
D.死亡率高 E.肝肾功能障碍时不影响其毒性
9.下列何种情况不必进行TDM:( C )治疗药物监测(TDM):通过测定药物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使治疗达到理想水平。
A.青霉素 B.土霉素 C.红霉素 D.四环素 E.链霉素
11. 下列何药属于精神药品( A )
A.苯二氮卓类 B.大麻 C.吗啡 D.可卡因 E.度冷丁
12.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B )
A.促进葡萄糖降解 B.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C.妨碍葡萄糖的吸收
D.促进糖原异生 E.拮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13. 苯二氮卓类过量中毒的特异性拮抗药( C )
A. 尼可刹米 B. 纳洛酮 C. 氟马西尼 D. 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4. 合并重度感染的糖尿病病人应选用( B )
A.格列本脲 B.正规胰岛素 C.格列齐特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