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州大学临七传染病学_复习笔记【参考】.doc

苏州大学临七传染病学_复习笔记【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与免疫 一.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 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注意:1)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三.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 十. 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十一. 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 (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痘红风,麻斑伤)。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