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对玉米收市场影响几何来源:农机360网 农机新观察栏目 第105期导语: 近日,国家下调玉米临储价格,农民陷入了增收困境。玉米临储价格下调会对种植结构带来哪些改变?又会对农业机械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且看笔者如何解析。 2015年9月,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市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降幅为11.5%。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包括农机行业在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国库玉米贬值、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恐损失千亿、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加快玉米收割机行业洗牌……自2008年开始在东北三省一区(即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玉米临储价格今年首次出现下调。此次玉米临储价格下调,既是市场倒逼的结果,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一方面,临储价格连年攀升已偏离市场价格,导致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我国粮食正呈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反常现象,政府面临削减庞大玉米库存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玉米用于饲料加工,但由于国内外玉米价格严重倒挂,使得国内饲料行业持续疲软,亟需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牧草、青贮玉米等饲料原料的种植面积,以提升饲料及下游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作为农机人,在玉米临储价格下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笔者最关注这一政策变化对玉米收割机市场产生的影响。为了解其影响,农机360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了题为“你认为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将对玉米收割机市场产生哪些影响”的调查。共有399人参加了调查,关注度较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与者大多对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忧心忡忡。认为“农户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的人数最多,占比为51%,远高于其他选项;其次是“种植面积减少,总体需求降低”,占比为26%;只有3%的读者认为“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对玉米收割机市场没有太大影响”。农户种植收益减少,购买力下降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参与者对用户的购买力更为关注,他们认为临储价格下调会直接导致种植户“口袋无钱”,从而购买力下降,影响玉米收消费市场。玉米临储价格的下调,不但直接导致了东北三省一区玉米市场收购价格大幅下跌,还对全国各地的玉米价格产生了负面影响。以处于玉米主产区的吉林榆树市、河北承德市和山东济宁市为例:2015年10月20日榆树、承德、济宁的市场主流玉米收购价格分别为1780、1770和1700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28%和25%。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国部分玉米种植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回顾今年的玉米生长可以发现,东北产区的玉米生长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从春耕初期的低温冷害、播种推迟,到扬花授粉的卡脖旱及虫害侵袭,加之8月尾声横扫大半个东北的犀利台风;华北产区,春玉米同样遭遇旱情影响,虽在7-8月份得到降雨缓解,但仍有个别地区难以彻底改观,以上种种难免会降低主要产区的玉米产量和质量。我们在调查中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河北迁安市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表示,玉米价格下跌,对他们来说是雪上加霜:今年的玉米受自然灾害影响,单产从去年的600公斤/亩降到了今年的400公斤/亩,今年种植的500多亩玉米不仅没有赚钱,还要亏钱。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导致各地区玉米价格下跌,加之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受灾,玉米种植收益总体而言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必然会对种植户购买玉米收的意愿和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玉米面积调减势在必行,土地流转规模或将扩大临储价格下调,玉米种植收益下降,种植户的种植意愿会降低,总体种植面积将减少。从微信调查结果来看,有26%的参与者认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收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有17%的参与者认为会促进土地流转以追求规模效益,促进玉米收向大型化发展,属于正面影响。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优化种植结构,重点做好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以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内)的玉米调减工作势在必行。今年6月份农业部在吉林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作为这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和重点来抓,对镰刀弯地区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有关省开展“粮改饲”和粮豆轮作试点,以调减高纬度、干旱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探索用地养地种植模式,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有助于平衡玉米与青饲玉米、杂粮豆类间的种植收益,进而有助于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面积将超过5200万亩,约为2014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35%。此外,玉米种植收益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种植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有实力的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会更倾向于通过规模种植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但是也不能否认会有另一种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