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复习第十、十二课;复习四、五单元 语文出版社.docVIP

七年级语文 复习第十、十二课;复习四、五单元 语文出版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复习第十、十二课;复习四、五单元语文出版社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复习第十、十二课;复习四、五单元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理解童话、现代诗歌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3、掌握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 复习第十、十二课 一、基础知识 (一)体裁 童话:是一种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 (二)作者及文章出处 1、《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德书》——莫德·林赛,美国作家。 2、《蟋蟀在时报广场》——选自《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粹·童话卷》——塞尔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三)生字 juàn jīn zhì huì ní lián yī mí 眷 顾 津 津有味 真 挚 教 诲 霓 虹灯 涟 漪 弥 漫 xián yíng kāng kǎi 琴 弦 萦 回 慷 慨 (四)四字词语 孤苦伶仃 家喻户晓 毫不犹豫 津津有味 异口同声 如痴如醉 飘荡萦回 婉转悠扬 迫不及待 心满意足 二、阅读 《地毯下的尘土》 1、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神奇浪漫的想象,刻画了一个善良、诚实、勤劳的小姑娘——米妮的形象,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段)故事的引子:米妮家里贫穷,母亲又病了,自己外出求职。 第二部分(6——9段)故事开端:米妮误入小矮人的家,并打扫干净脏乱的房子。 第三部分(10——18段)故事发展:米妮应小矮人的要求留下,帮他们干活。 第四部分(19——33段)故事高潮:米妮因未扫地毯下的尘土而内心不安,最后扫了地毯下的尘土。 3、文中两次写小姑娘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第一次描写,引出了故事的重点情节“地毯下的尘土”; 第二次描写,引出了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也引出一段生动细致的心理描写。 4、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还告诉读者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 5、写作特色: (1)标题富有深意,耐人寻味。——深意:①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②暗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写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侧面相结合,突出了米妮的思想品德。 (3)传神的心理描写——把米妮内心深处的斗争,写得十分生动感人。 复习第四单元 一、基础知识: (一)体裁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具有形象性、抒情性、概括性和音乐性等特点。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体裁分,诗歌分为旧体诗和新诗两大类。 (二)作者及文章出处 1、《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全集》——艾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2、《乡愁》——选自《白玉·苦瓜》——余光中,诗人,现居台湾。 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选自《何其芳文集》——何其芳,现代著名诗人。 4、《纸船》——选自《泰戈尔散文诗全集》——泰戈尔,印度现代伟大的作家、诗人等。 (三)生字 chà yān xiè 姹 紫 嫣 红、 一 泻 千里 二、阅读 (一)《我爱这土地》 1、主旨: 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为祖国竭尽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愿。 2、诗歌结构: 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 3、诗歌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4、诗人笔下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 明确:土地:象征了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了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5、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6、如何理解“假如我是……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土地里面”。这两句话?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7、写作特色: (1)用象征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形象,形象地表达出深挚的感情。 (2)内涵丰富的意象。 (3)巧妙的抒情方式。 (4)善于用“的”字和使用形容词、修饰语。 (二)《乡愁》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