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影视文学》知识汇总
注:按章节录入全部作品、导演、编剧;归纳著名导演、流派作品;输入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又注:因为12月27日到1月11日仅16天,时间有限,故,《《影视文学》知识汇总》只整理重要作品。
第1章 电视先驱人物论
一、世界第1位电影艺术家——梅里爱
梅里爱(1861—1938)著名的法国电影导演。世界故事片之祖。
卢米埃尔兄弟,世界电影之父。
梅里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德雷福斯案件》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
梅里爱是第1个把电影引向戏剧的人,也是第1个在摄影场里拍片的人。他一直信守“银幕即舞台”的概念。梅里爱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使活动影片从“再现的工具”成为“表现的工具”。它标志着舞台导演(戏剧式电影)对卢米埃尔即景拍摄(纪录影片)的胜利。
1902年,梅里爱的影片《月球旅行记》拍摄成功,标志着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了高峰,故事片的地位从此确立起来。
二、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1875—1948)对比记忆:梅里爱(1861—1938)
美国电影早期最主要的导演之一,是“好莱坞技术主义传统的真正代表”,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
有文学底子,又阅历丰富,是格里菲斯事业成功的要素。
主演、配角:《雪翁》、《鹰巢救鹰记》。
首次使用“闪回”镜头。1908年,格里菲斯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此片首次使用“闪回”镜头,人物有了纵深运动,增加了电影叙事手法,扩大了画面张力。
指挥视点固定机位拍法。1908年8月,拍摄《黄金迷》,突破了指挥视点固定机位拍法,在一场戏中间骤然改变机位,变单镜头为多镜头组接,变单景别为多景别,除了全景外,还出现了中、近景镜头。
大特写镜头。《多年之后》运用了大特写镜头。
“平行蒙太奇” 、“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雏型。《冷落的别墅》运用了“平行蒙太奇”。该片反映别墅中的家人危在旦夕、困于匪祸,而父亲闻讯驾车飞奔前来拯救,交替切入、平行发展,造成紧张的悬念,把剧情推向高潮,是“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雏型。
最先把摄制组搬到西海岸,促成了好莱坞的形成。
变单视点拍摄为多视点拍摄;变影片的构成单位由场景→镜头。
初步形成了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镜头—场景—段落—整体。
格里菲斯发现了一整套电影的特殊手法——蒙太奇。
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在于把电影从戏剧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第七艺术。
《党同伐异》(1916)《巴比伦的陷落》《基督的受难》《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母与法》。 影片交替使用“平行蒙太奇”、“交替蒙太奇”。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的诞生,使电影的艺术品格得到了普遍的确认。《一个国家的诞生》是电影史中的经典作品。在摄影技艺上融会贯通前人发明的各种手法,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是电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的标志性里程碑作品。《党同伐异》是标志格里菲斯艺术成就达到最高峰的一部巨片。
三、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1898.1.22—1948.2.11)对比记忆:梅里爱(1861—1938)格里菲斯(1875—1948)
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罢工》(1925)被《真理报》看作是“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卓别林把《战舰波将金号》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影片”。
爱森斯坦的主要代表作有6部:《罢工》(1925)、《战舰波将金号》(1925)、《十月》、《旧与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伊凡雷帝》。
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总是被世界公认为电影史上的十佳影片之一。
注:《母亲》(1926,普多夫金导演)
四、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卓别林(1889—1977),伟大的喜剧大师,英国著名演员、导演、剧作家、作曲家。
继《谋生》之后的《威尼斯赛车记》首次出现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到了影片《阵雨之间》,夏尔洛的形象便完整了。
《安乐街》(1917)
《移 民》
《狗的生涯》(1918)
《夏尔洛从军记》
独立制片:(1919)
《寻子遇仙记》(1920)
《小儿》(1921)
《巴黎一妇人》(1923)
《淘金记》(1925)影片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它既是卓别林早期作品的总结,又为他以后的成熟作品奠定了基础。
《城市之光》(1931)
《摩登时代》(1936)
《大独裁者》(1940)
《凡尔杜先生》(1947)
《舞台生涯》(1952)
《一个国王在纽约》(1957)
《香港女伯爵》(1966)
《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则标志着卓别林的创作已进入成熟期,演技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大独裁者》(1940)是卓别林的第79部作品,是他艺术生涯的一个创作高峰,也是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而且是夏尔洛的形象最后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