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讲课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焦作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振华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三单元第11课 改革前的焦作新华街 现在的新华街 焦作市第二十中学 张彦敏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三单元第11课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 组织上 政治上 思想上 内容 时间、地点 2.(1)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哪里展开? (2)农村改革实行什么政策? 3.(1)哪年决定设立哪几个经济特区? (2)1984年决定开放哪些沿海开放城市? (3)1985年起又开辟了哪几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从长远战略着眼又开发了上海什么新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意义 组织上 政治上 思想上 内容 时间、地点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会议之前 会议之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邓小平为核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两个凡是” 阶级斗争为纲 毛泽东为核心 1.改革前的农村 第一则: 队长敲破钟, 社员慢腾腾, 干活瞎糊弄, 下工打冲锋。 第二则: 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会干不会干一个样。 ——人民公社弊端暴露时期的两则民谣 改革前贫穷的焦作农村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ɡǔn)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1.改革前的农村 1978年,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字据。 30000斤 800元 200多元 800斤 132300斤 115人 1979年 32元 230斤 35000斤 110多人 1976年 交售粮食 还贷款 人均收入 人均口粮 粮食产量 人口 小岗村 2.包产到户的作用 年份 58 66 60 1952 78 E 56 B C D E F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发展曲线图 改革之后 改革之前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农民积极性 集体 集体 不高 提高 农民 集体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权 责 利 改革前的焦作白庄 改革后的焦作白庄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4.影响 开放前的焦作街景 1979年皮尔卡丹在北京街头 1.稀奇,为什么?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2.开放,必须的! (2)1984年决定开放哪些沿海开放城市? (3)1985年起又开辟了哪几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前的深圳 开放后的深圳 1990年从长远战略着眼又开发了上海的什么新区?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石家庄 南京 杭州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满洲里 黑河 东兴 珲春 兰州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海南 珠三角 闽东南 长三角 环渤海 浦东 岳阳 重庆 九江 武汉 芜湖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3.开放,四步走!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浦东国际机场 对外开放格局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由点到面、从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 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不仅在经济领域开放,也在科教文化等领域开放 ①位于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有利于引进外资; ②临近港澳台,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广东,福建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引进侨资。 经济特区为什么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1)哪年开始设立哪几个经济特区? 70年代结婚照 我的结婚照 4.变化,巨大的! 票证 超市 转折 改革: 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 内地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改革先在小岗村,后向全国推广;城市开放先设经济特区,再逐步进行,都是由点到面,都是国家慎重考虑后而实行的,由此你有什么启示或认识? 请同学们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焦作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发送至我的邮箱:haoymym2008﹫126.com 1.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