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花木兰文化传播说起。。。 开发状况: (一)创作情况 单从戏曲而言,就包括豫剧、评剧、梆子、评弹、越剧、昆曲、潮剧、龙江剧、粤剧、秦腔等等20多种剧种 。 20世纪50年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即以一出《花木兰》名噪一时,该剧更是于1956年被搬上银幕,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而享誉大江南北。 “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其他被搬上荧幕的戏曲还包括早至1926年梅兰芳的《木兰从军》 1994年白淑贤的《木兰传奇》等等。戏曲艺术片之外剧情片也是琳琅满目,如1928年梁梦痕主演的《木兰从军》、1939年陈云裳主演的《木兰从军》、1953年王元龙主演的《新木兰从军》、1957年唐醒图主演的《木兰从军》等等。 如果说戏剧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音乐剧、现代舞、杂技等则显现了生动的时尚气息。 文化部重点演出剧目、中国歌剧舞剧院新编音乐剧《花木兰》于2004年在北京亮相 。(整个故事展开的基础是“战火埋没了性别的秘密,却点燃了隐忍的爱情”。在那个男人的世界中,只有白玉溪知道花木兰是女人,他一方面要保护她,另一方面,又要把她当男人,和她并肩作战无法谈及儿女情长。 ) 2006年的现代舞《花木兰》更是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由上海歌舞团、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联手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悉尼舞蹈团共同推出大型原创舞剧《花木兰》。 由长春市杂技团和长春评剧院联合演出的杂技故事剧《花木兰》以戏曲的艺术形式,利用中国杂技传统的艺术手段,表现了“木兰从军”这个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 1998年的《木兰新编》 最新的《花木兰》电影至少是花木兰传说的第10个版本。先前的许多花木兰电影都拍摄于该国动荡时期,传递了不同的政治信息,比如1939年在日本占领上海时上映的《木兰从军记》。在中国禁止播映美国电影以及对电影公司国有化后,1956年上映的《花木兰》则宣扬了共产党的男女平等政策。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009年12月3日 重庆杂技剧《花木兰》 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破200亿 40万美国人争睹“花木兰”(来源:中国经济网,2011年1月5日) 除此之外还有邮票、书、画等等形式。有关木兰籍贯之争亦是精彩纷呈,河南虞城、陕西延安、安徽亳州、山东曹县等地皆称该地为女英雄出处,找出遗迹、文字记载等以为佐证,以期借着花木兰的名气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花木兰家乡--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北,海拔约600米,方圆30平方公里。木兰山初名牛头山,南朝时期,土民以山中多木兰树而呼为木兰山。 明《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 “史传明示”,则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 《广州日报》2009年4月20日B3版 省外四地“争抢”亳州花木兰 安徽省文史馆组织专家考证调研,将打响安徽历史文化名人“保卫战” 李绍义在争抢最激烈的亳州、河南虞城、湖北的黄陂、陕西的延安及河北的完县(现在的顺平县)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考察中他发现,花木兰不仅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且历史明确记载,她就是魏国亳城人。如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统志》就明确记载:木兰姓魏,亳州人。此外,《大清一统志》及《凤阳府志》、《颍州府志》均言:木兰姓魏、亳州人。另外,走访中发现,虞城的木兰祠是由娘娘庙改的,有关史料甚至还说明了更改的原因;黄陂则因为有个木兰树,于是就演变成后来的木兰山及木兰故里;延安则因为黄河边上有座万花山,所以也附会成木兰故里,都是八竿子打不到边的事。只有河北的完县,因为曾经是木兰从军多年的地方,那里不仅有木兰祠,而且当地还有人为木兰进贡上香的习俗。不过,从军地不能说就是木兰的故里,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的《木兰辞》里明确记载:“木兰,亳人焉。”也就是说,木兰是亳州人无疑。 中国交响乐团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于2005年9月18日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出。 美国人的花木兰至2010年,也不过就是《花木兰I》和《花木兰II》。 许多美国父母都为从中国领养的女婴取名“木兰”。迪斯尼还在从墨西哥到菲律宾的世界各地上演《花木兰》音乐舞台剧版。 在创作上,迪斯尼动画人物花木兰怎么就能征服世人,而本土所塑造的花木兰怎么就成了小家碧玉、养在家中无人识了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