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他永远的牵挂.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百姓是他永远的牵挂   1985年11月14日至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专程来到江西视察工作。   习老情系老区,顾不上休息,第二天一大早,便赶赴革命老区视察,22日晚上回到南昌。整整8天时间,习老由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同志陪同,先后视察了井冈山和赣南革命老根据地,途经20多个县市,行程达1200多公里。一路上,习老走村串户,深入到农民家庭调查访问,同农村基层干部举行座谈,走访光荣院、看望老红军,并实地考察当地的一些乡镇企业;对如何发展和振兴江西老区经济,让老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谈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内容丰富全面,对推动江西老区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时,我正担任绍芬同志秘书,作为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荣幸地参加了这次老区之行。在随同习老考察期间,我亲耳聆听了习老的很多重要谈话,亲眼看见了习老心系群众、热爱群众的动人情景,深切地感受到习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一片深情。习老的重要谈话,当时的报刊和有关文件作了详尽的报道,绍芬同志也撰写了多篇优秀的文章,作了生动的记载。回顾习老视察江西,情系革命老区的情结,感念习老重视革命老区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心老区人民生活的高尚情怀,当我翻阅当年的工作日记,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习老在视察途中情系老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事迹,令我感动,引我思索,指导着我的工作、学习和做人。   不要把老百姓拨开,   路是大家走的嘛   记得习老是1985年11月14日清晨抵达南昌的。火车停稳后,习老便笑容满面地走下来,与前来迎接的省委、省政府几位领导亲切握手,高兴地说:“我很早就想来江西看看。”这时,站台上簇拥着很多出站的旅客,几名警察赶紧拨开人群,想给习老等领导让出一条路。习老见状,连忙阻止说:“不要拨,不要拨,不要把老百姓拨开。路是大家走的嘛!”然后,与几位省领导,随着拥挤的人流,步出了站台。   习老这次视察,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到南昌的当天就开始了视察、走访。第二天一早,便从南昌出发,长驱700余里,直奔井冈山。汽车刚出市区,习老发现前面安排了一辆开道车,一位警察正一边向车窗外挥舞着小旗,一边吆喝着开道,习老十分生气地说:“这样不好,老百姓一定很反感,他们会讲,后面车上坐了个老爷。这个老爷就是我。”中途停车休息时,习老批评了这件事,并语重心长地教育大家,千万不要脱离群众。在井冈山博物馆参观时,习老深情地对我们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就是从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的。井冈山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还是要强调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劳动人民是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嘛,这个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在瑞金县沙洲坝,习老站在那口著名的红井旁,指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字牌,对随行的人们感慨地说,当年毛主席住在这里,不撵走群众,而是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这才是真正的鱼水关系啊!   要时时想着人民,   处处为老百姓着想   在视察中,习老轻车简从,总爱到农民家,与农民群众谈收成、拉家常,对百姓平易亲切,嘘寒问暖。我们发现,习老只要和群众在一起就眉开眼笑,显得格外的轻松愉悦,笑声也更加惬意爽朗。在一次座谈会上,习老动情地说:“有的人说老区的群众懒,不对,我看他们最勤劳、最革命、最有道德。他们生活很苦,却没有怨言。老区人民是好人哪!”接着又谈起了当年在红色故都瑞金,党领导人民群众一起闹革命的往事。习老对人民群众那种由衷的、天然的挚爱和亲近,使我深深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深情,也深深地理解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战无不胜的根源所在。   习老在这次视察中,除了与沿途干部群众广泛地商讨治穷致富之路外,还用了大量时间深入基层群众,访贫问苦,了解民情,督促当地干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习老再三教导大家:“要时时想着老百姓,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对百姓的疾苦,不要视而不见。”   要尽快帮助老区人民摆脱穷困   11月17日,刚吃过早饭,习老便来到遂川县堆子前乡陂田村,他信步走进了村民曾献钹的家。这位年已66岁的老人,曾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复员后回乡务农,妻子双目失明,3个孩子尚不能自立,一年缺粮4个月,一家5口挤在两间半破旧的陈年老屋里。习老听着介绍,看着屋内的破旧的一切,默默无语,表情十分凝重。他来到老人床前,摸摸床上千补百衲的棉被,轻轻地叹息道:“这么硬的被子怎么御寒啊!”抬头又看见墙裂开了一条一丈多长、八寸来宽的裂缝。“这多危险哪!”连忙回头叮嘱随行的领导:“你们要组织一下村里的人,帮助修一修,堵一堵裂缝。”在绍芬同志的亲自关心下,县乡很快落实了习老的指示,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