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犯罪预防机制研究.docVIP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犯罪预防机制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犯罪预防机制研究   摘要:近期,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同时预示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老年人犯罪案件猛增,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已经迫在眉睫。从老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犯罪原因并从社会环境与法制设计角度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预防和处理老年犯罪提供助益。   关键词:老龄化;犯罪现状;预防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4.3;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2-0056-02   作者简介:杨童(1994-),女,辽宁沈阳人,大连财经学院2012级,法学专业学生。   当下,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人口老龄化也随之急剧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60岁老龄人口已达1.85亿,超出当时人口总数的13.7%;目前,每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约800万,预计2050年将达到4.3亿。随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引发了老年人犯罪井喷式增涨。根据2014年海淀法院公布的一项针对老年人犯罪案件的调研结果显示,70岁以上老人罪犯率已上升至20%左右。如何及时应对老年人犯罪激增,切实地保障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满足老龄群体的特殊生存和发展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如何积极预防中老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实现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发展战略目标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老年犯罪现状分析   (一)老年犯罪现状   目前来看,中国的老年犯罪将在很长时间内显现逐步上升和增加的趋势。社旗县检察院2010年至2014年上半年受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共计65件67人,分别占年办案量的2.87%、5.40%、5.04%、5.71%、6.92%,呈现出上升趋势[1]。而四川省遂宁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统计,2004年至今,108名犯罪的老年人中,文盲人员为39人,占36.1%,而小学和初中文化的人数分别为52人和11人,各占总人数的48.1%和10.2%,三者共占当地老年犯人数的94.4%,居于绝对数量。针对老年人犯罪率攀升,我国对此的研究稍稍滞后,却秉承从宽处理,区别对待的理念来处理老年人犯罪,并在老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处罚措施上做了具体规定。但是,我国老年人犯罪管理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仍然处在初级阶段,首要做的是提起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视,通过对此类现象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做出合理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否则,中国非常有可能成为世界老年人犯罪的群体聚集地。   (二)老年犯罪特点   1.老年犯罪主体特点   首先,犯罪手段非常暴力。在法院处理的老年人犯罪案件中,犯罪类型以敲诈勒索、诱骗等居高,可见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大幅下降,在相应的犯罪手段上更倾向于间接性和隐蔽性。碰瓷事件居多,也正是由于老年人犯罪是利用了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和对老年人的关爱。   其次,犯罪分子大多数是中小学文化,素质偏低。在偏远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犯罪屡见不鲜。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绝大多数是因为农村老年人普遍是文盲,缺少相关的法律意识与认知,不会尊法守法,自身的行为也是盲目依据以前的经验或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为。故此,农村老人成为了老年人犯罪的高发人群。   再者,犯罪主体男性高于女性。从犯罪主体的性别来看,有相关资料指出,在对266起老年人犯罪案件的统计中,老年犯罪中男性人数远远高于女性犯罪人数,其比重高达84.6%,老年犯罪的主体多集中在老年男性。   2.老年犯罪客体特点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老过快,行动不便,力量不足,以至于他们很难对大多数身强体壮的成年人采取暴力行为,实施诸如抢劫、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故此,未成年及残疾人就成为了他们实施犯罪的主要对象。其中,强奸罪、猥亵妇女儿童等案件在在老年人犯罪中也是屡见不鲜。   3.老年人犯罪类型多样化   根据社旗县检察院受理的老年人犯罪案类型来看,老年人犯罪类型非常广泛。其中,女性犯罪多集中在财产性犯罪上,而且犯罪类型比较单一;男性犯罪涉及财产性犯罪、职务犯罪以及强奸犯罪等众多领域。   4.犯罪形式多为单独犯罪   一般老年人多数处在孤寂的环境中,社交关系简单,戒备心理非常强,为了隐藏犯罪结果,及时把控犯罪时机,通常采用单独犯罪的形式。这与青年人多数是共同犯罪截然相反。   二、老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养老条件   我国社会养老底子薄弱,条件较差。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273万人,其中失能人口数量接近3600万,慢性病患病者人数超出0.97亿,空巢者多达0.99亿人[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老年人的高龄化、空巢化导致老年人在贫困、疾病、精神关爱等方面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困难。在复杂的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