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肘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摘 要】 肘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最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和《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肘痹的描述,后世医家对肘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有所论述,但多零散,未成系统。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肘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系统梳理了肘痹的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 肘痹;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滑膜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12   肘痹是以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肿胀,甚则挛缩,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部分肘痹可连及臂、肩。肘为肢体部位之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肢体关节症状是风湿病(痹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按肢体部位命名的风湿病即肢体痹,是指病位主要在肢体部位的一类风湿病[1]。肘痹为肢体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2],肘痹为常见风湿病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肘痹论述较少,多不系统。本文对肘痹的有关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其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使肘痹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 肘痹的病名   古代医籍中关于肘痹的论述,多以症状出现于各论著之中,如早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肘痛”的论述。《内经》《针灸甲乙经》对本病也有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臂肘病”。《针灸资生经》列有“肘痛”。《普济方》在针灸部分也专门设有“肘痛”。现代娄多峰最早将本病正式命名为“肘痹”[3]。本病在临床上还有其他不同称谓。   1.1 肘 痛 肘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现有文献中最早以此症状来称呼本病。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论有肘痛,其曰:“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论肘痛曰:“肘痛,尺泽主之。”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曰:“肘痛引肩,不屈伸。”明?朱??《普济方》曰:“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另外,《备急千金要方》《医述》等也论及“肘痛”。肘痛连及整个上臂,称为肘臂痛,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普济方》《澹寮集验方》《医方类聚》《经历杂论》论有“肘臂痛”。肘痛涉及肩部也疼痛者称为“肩肘痛”,如《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论有“肩肘痛”。以上均以肘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可统称为肘痛。肘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历代文献对肘痹最常用的称呼,多以肘痛作为病名代替肘痹,甚至相互通用。其实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肘痹虽然以肘痛为最主要症状,但还包括肘挛、屈伸不利等功能受限等表现,因此有待进一步规范。   1.2 肘 挛 是本病的常见症状,指肘部拘急痉挛,难以屈伸。肘挛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在《灵枢?经脉》中曰:“手少阳之别,……病实则肘挛。”明?马莳注曰:“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鱼际、灵道,主肘挛,柱满。”另外,《针灸资生经》《普济方》《针灸大成》也论有肘挛。   1.3 肘 痹 古代文献无肘痹一词,但也有相关病名,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论有“肘节痹”《杨氏家藏方》提出“肩肘痹痛”。娄多峰最早提出肘痹之名,《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列有“肘及腕手痹”,并附有肘痹医案,明确提出“肘痹”一名。《娄多峰论治风湿病》则单独列有“肘痹”进行论治[4]。   2 肘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早期多由外感六淫,劳损外伤所致。病程日久,正气亏虚,痰瘀内生,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在形成过程中,大多先实后虚,亦有先虚后实者。   2.1 感受外邪 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或调护不慎,如睡时露肘,空调久吹,以致邪气侵袭,痹阻肘部关节而致痹;或感受湿热之邪,或邪郁日久化热,闭阻肘部筋脉,而致本病。如《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宋?窦材《扁鹊心书》曰:“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马莳曰:“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近代张梦侬《临证会要》认为“睡卧当门、窗露缝隙或墙壁罅隙之处,露臂、肩、肘、腕于外,贼风虚邪乘于手太阳、少阳之络”也可致本病。   2.2 正气亏虚 平素体虚,营卫失调,或他病之后,气血脏腑亏虚,皆可致肘部关节筋脉肌肉失养,而致本病。若调护失宜,营卫失调,感邪痹阻,而为肘痛;或脾胃亏损,气血生化乏源,或年老肾衰,或房事不节,肝肾亏虚,肘部筋骨失养,而致痹。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脾气虚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内筋脉挛急而痛。”明?周慎斋《周慎斋遗书》曰:“内臂细无力而痛,此肝肾气虚,风邪客于营卫,气血不得周养于四肢也。”“脾病则两臂不举而痛,脾不布胃阳于臂,故痛而不举。”清?秦之桢《症因脉治》曰:“大肠病,则耳后肩?肘臂皆痛;小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