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要求 掌握缺氧的概念,各类型缺氧的原因和主要特点,发绀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熟悉缺氧时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变化,氧中毒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气体交换示意图 缺氧的概念(hypoxia) : 概念:由于组织氧供应减少或是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机体代谢、机能、以至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Hypoxia: absence of oxygen in tissues. Anoxia: relatively complete absence of oxygen in tissues. Hypoxemia: a deficiency of oxygen in the blood 不同海拔高度下,大气压、吸入气与肺泡气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P50是指在38℃、pH7.40的条件下,50%的血红蛋白为氧所饱和时的血氧分压 P50的变化,反映了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变化。P50增大,表示血红蛋白于氧的亲和力小;P50变小,则表示两者的亲和力大。 5.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O2-CvO2) 概念: 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数。 反映组织对氧的消耗量。 正常值: DA-VO2=CAO2-CVO2=19-14=5 ml/dl 影响因素: 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 PaO2 Hb和氧的亲合力 细胞利用氧的能力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紫绀 (cyanosis) : 概念: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紫绀。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特点: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缺氧发生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和机体的机能代谢状态。 代偿反应:轻、短。 机能代谢障碍:重、长,代偿不全 急性缺氧是由于机体来不及代偿而较易发生代谢的机能障碍。 各种类型的缺氧,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 一、代偿性反应 以低张性缺氧为例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血液系统 组织细胞的适应 (一)呼吸系统 特点: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性反应 肺通气量增加的强弱存在个体差异; 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因PaO2不低,故呼吸一般不增强; 循环性缺氧如累及肺循环,如心力衰竭引起肺淤血、水肿时,可使呼吸加快。 呼吸功能障碍 (二)循环系统 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 心输出量增加 血流分布改变 肺血管收缩 毛细血管增生 1、心输出量增加 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 细胞外液pH下降; 缺氧时PO2下降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脑血管扩张; 代谢产物的作用。 2、冠脉血流量增加 1) 交感神经兴奋 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室内压升高,主动脉压增高,冠状血管灌流压增高; 以β-肾上腺素能受体占优势的小冠状动脉扩张; 2)局部代谢产物的扩张作用: 缺氧 →ATP↓ →腺苷↑ →腺苷脱氨酶活性↓ →腺苷↑ 3、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收缩 4、毛细血管增生 尤其是脑、心脏和骨骼肌。缩短弥散距离。 缺氧时毛细血管增生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腺苷。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粘附分子 VEGF表达受到HIF-1的调控 VEGF的结构及其信号途径 启动血管形成的分子基础 血管形成过程 血管形成 (三)血液系统 红细胞增多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 2,3-DPG增多使氧离曲线右移: ① 2,3-DPG与脱氧血红蛋白结合,可稳定后者的空间构型,使之不易与氧结合; ② 2,3-DPG是一种不能透出红细胞的有机酸 (四)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缺氧: (五)组织和细胞的适应 代谢调整 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无氧酵解增强 肌红蛋白增加 1、代谢调整 葡萄糖代谢能力加强,节约用氧 脂代谢减弱,缺氧后期增强 减少能量消耗:海龟、候鸟 糖摄取 能力的贮备 反应能力 2、组织细胞利用氧能力增强 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膜表面积 呼吸链中的酶表达量增加,活性增强。 3、肌红蛋白增加 肌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较大 肌红蛋白的增加可能具有储存氧的作用。 肺通气及心脏活动的增强可在缺氧时立即发生。但这些代偿功能活动本身消耗能量和氧,红细胞的增生和组织利用氧能力的增强需较长的时间,但为较经济的代偿方式。急性缺氧时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为主;慢性缺氧者,如世居高原的居民,主要靠增加组织利用氧和血液运送氧的能力以适应慢性缺氧。 二、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障碍 缺氧性细胞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 外呼吸功能障碍 循环功能障碍 细胞膜的变化 线粒体的变化 溶酶体的变化 缺氧时因糖酵解增强,乳酸生成增多,和脂肪氧化不全使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增多,导致酸中毒。 酸中毒可引起磷脂酶活性增高,使溶酶体膜磷脂被分解,膜通透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主题党课PPT.pptx VIP
- 承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 导学案(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doc VIP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重庆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ppt VIP
- 某楼盘项目首期开盘营销工作倒排计划.xlsx VIP
- 202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docx VIP
- 《尿石症的诊断和治疗(2025EAU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