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字故事”激趣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docVIP

“数字故事”激趣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故事”激趣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符合学生兴趣的学习能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始终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而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其中,“历史数字故事”激趣法就是有效方法之一。什么是“数字故事”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故事叙述呈现出信息化、立体化、可视化的特点,开始从传统的“用声音和姿态来分享故事”,逐渐演变为背景音乐、图片、字幕、视频等多元素材有机结合并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来呈现的一种可视化展现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使故事叙述数字化了。这个概念从西方引入后,在我国被简称为“数字故事”。   1、用历史数字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别致新颖、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探知结果的渴望,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学进入最佳的状态。笔者通过形象化的故事讲述,以直观性的视频画面和匹配的背景音乐以及启发性的问题等方式给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活动,把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迅速从非学习状态转移到学习状态。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视频播放第五次反围剿的历史场景,老师叙述黄家祥曾经讲述的故事:“长征一个月,一个军团倒下四分之三。”“我是江西宁都人,‘扩红’时参的军。”1934年,入伍不满一个月的黄家祥就参加了保卫苏区的战斗,“我是红8军团39团3营9连4班的班长。”黄家祥回忆说,“当时李德下达了用堡垒死守阵地的命令。”根据命令,黄家祥所在营死守连在一块的3个山头。“靠什么守呢?我们听从命令在山头上修土工事。”黄家祥回忆说,他和战友们挖出坑道,用三层木料架起来,上面再铺上一尺多厚的土。这种“堡垒”看起来很坚固,但根本受不住敌人飞机的轰炸。“我们9连负责守卫中间的山头,敌人飞机来了,丢了3个炸弹,我们班修的那个‘堡垒’就被炸得不成样子了。”“死了很多人,旁边山头上的7连被炸得只剩下7个人。”带着伤痛,黄家祥泪别家乡,踏上了征途。说到这里,老人已是满眼泪光。……   听完这段故事后不少同学都已泪流满面,我知道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我直接发问:“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从哪里出发的?碰到了那些困难险阻?结果怎样?”这样通过有目的地创设一个有一定时空范围、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学生的身心引入这个场景中,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从历史数字故事中注意历史知识与历史故事的紧密结合   我们在进行数字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知识与数字故事的紧密结合。历史数字故事兼具历史学科特性、传统的故事叙述艺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要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一点,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具备丰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以及娴熟的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要多采纳和吸收,并把历史知识和历史数字故事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要信手拈来、灵活运用的境界。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讲述历史知识,让学生在看视频、听故事的过程当中就已经掌握了历史知识。   如:学到“红军强渡乌江”时,我运用了老红军唐进新的故事。乌江,堪称天险,当地自古即有俗语:“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晨曦,红军迅速在大雾弥漫中展开了突击队形。在通信员唐进新的心里,这也许是庆贺从军4年的最好方式,而对于刚刚从湘江血战中挣脱出来的中央红军来说,面前的这条急流却是必须跨越的关口。193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距离乌江南岸不远的瓮安县猴场举行了政治局会议。当时的中央负责人博古仍然提议红军“不渡乌江”,回头“去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军事顾问李德随即警告说,乌江很可能是另一条湘江,强渡很可能失败,或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然而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中央红军应继续向西,争取在黔东北寻找立足区域。政治局最终做出了突破乌江的作战方针。午夜时分,回到住处的毛泽东并没有立即进屋吃警卫员为他准备的年夜饭,而是长时间地在雪地中独自徘徊着。这是辞旧迎新的时刻,然而红军的命运能够因为新年的到来而展现曙光吗?“除夕晚上,我们还喝了‘酒’哩!”唐进新对在乌江南岸猴场过的那个新年记忆犹新:红军官兵在冰天雪地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开水,以茶代酒,高兴地互祝新年快乐。“半夜,首长们还没吃年夜饭,突破乌江的战斗命令就下达了。”唐进新说,为了确保战斗顺利,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和红三军团分三路强渡乌江。……1935年1月3日,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五军团在江界河渡口顺利渡过乌江,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赢得宝贵时间。   这样,通过历史数字故事将课本内容作改编,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