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一)
【学习目标】学习并掌握语境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这两种实词推断方法
【学习重难点】练习强化,理解且能熟练运用这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释1】(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跟踪练习】
1.(05年湖北卷)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 。
2.(04年湖北卷)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对仗,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
①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易: 。
②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 闲: 。
3.(04年湖北卷)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
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 。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释2】“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例释3】“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跟踪练习】
1.(05年浙江卷)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庭除甚芜。除: 。
2.(05年浙江卷)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何故哉?
疆场无侵削之虞。虞: 。
3.(06年浙江卷)夫覆载之间,二气缊,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赋形受质。质: 。
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取: 。举: 。
5.举类迩而见义远。迩: 。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 。
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赢: 。
8.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 。
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 。
10.通五经,贯六艺。贯: 。
1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欹: 。
1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简: 。
13.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可矜怜。顽鲁: 。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 。
1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 。
1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 。
17.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虞: 。
18.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捐: 。
【学后感】
【强化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