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防控应知应会知识-2013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感应知应会知识--重点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控医生、监控护士需掌握监控医生、监控护士职责) 2、医院感染定义: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为监测和统计需要,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计算。) 3、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4.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5、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措施: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要立即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具体处置措施为: ⑴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⑵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 ⑶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⑷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医院感染时,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⑸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尽快整理形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经验与不足,强化防范措施。 6、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⑴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⑵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⑶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⑷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⑸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等工作; ⑹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⑺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⑻及时总结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⑼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 7、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8、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9、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10、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要求: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由于医院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爆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应于12小时内上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12、标准预防: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均应视其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特点:(1)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洗手、手消毒、戴手套,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鞋套,小心锐器伤,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3、手卫生的定义: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4、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及配餐前。 15、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b)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6、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