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治进展.doc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治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治进展 宋 瑛 单位: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地址:西安市西五路161号 邮编:710003;通讯作者:songying688@163.com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 出血早期病死率高达30%(1),再发出血率高达47%-74%(2),因此如何预防首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降低再出血率是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该病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尽早诊断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肝源性溃疡、异位静脉曲张、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肝性胃肠功能衰竭(3)。内镜检查是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其出血诊断的金标准。急诊胃镜可以提高出血病因检出率、控制首次出血及降低再出血发生,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诊治手段。但有关急诊胃镜最佳诊治时机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国内目前通常主张在出血后24~48 h内行胃镜检查以判断出血部位和性质;也有报道提出急诊胃镜检查越早越好;Hsu等(4)提出,延迟的胃镜检查(15 h)是急性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Gross等(5)指出,急诊胃镜时机的选择从入院后3-24 h不等;最新美国指南提出(6),对于可疑急性静脉曲张出血者,应在12 h内行紧急胃镜检查,并及时予以内镜止血治疗。由此可以看出急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在出血早期,在生命体征控制稳定的前提下,及时行胃镜诊治。 重视预防 治疗目标是预防首次出血(一级预防)、控制活动性出血和预 防再出血(二级预防)以降低病死率(7)。 1.药物预防 对于防止首次静脉曲张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目前较推崇且有肯定效果的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等,通过阻滞β1受体,降低心输出量以及通过阻滞β2受体来收缩内脏血管,降低内脏血流来降低门脉血流。是目前公认在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及再出血方面唯一有肯定疗效 的药物。美国肝病学会(AASLD)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作为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一线用药(8)。因受年龄、体重、β受体多态性以及肝脏损伤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剂量应个体化,经验用药是基础心率较治疗前减慢25%(但不得低于55次/min)。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会出现“反跳出血”,因此应终身服药。 长效硝酸酯类如单硝酸异山梨醇单用疗效不肯定,可考虑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合用。 2.介入预防 (1)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 由Stiegmann等在1986年首先提出。内镜下皮圈套扎止血治疗(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是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所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24 h,被套扎的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缺血坏死,3-7d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存活的及坏死的组织产生分界,肉芽组织出现。14-21d黏膜及黏膜下层被成熟的瘢痕组织代替,并产生完绉的上皮再生,无菌性炎症累及血管内膜,使其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但不影响基层。肝硬化患者合并食道静脉曲张采用套扎治疗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有效方法,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作好疗效的预测分析,此项内镜介入疗法将能够减少患者静脉曲张出血发生次数,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9)。 (2)硬化剂疗法(EIS) 1973年Kepp首先报告用纤维内镜进行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用硬化剂有l%己氧硬化醇、l%~3%十四羟基油酸钠、5%鱼肝油酸钠。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endoscopic variceal sclerotherapy, EVS)是通过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血管产生化学性炎症,血管内膜破坏面相互粘连,血栓形成闭塞管腔,静脉周围黏膜凝固坏死组织纤维化。硬化剂治疗有效控制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重复硬化剂治疗能有效根除曲张静脉,从而明显减少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10)。 (3)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HI) 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是指经内镜注射组织黏合剂,通过黏合液与血液接触后快速聚合和硬化,可有效闭塞曲张静脉,从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早期再出血率由30%降至10%,明显降低住院病死率(11)。 (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介入治疗(TIPS) 1969年Rosch首次成功进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的动物实验。1982年Calapinto首次在临床上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病人中成功地实施了TIPS治疗。它利用外科分流原理.通过一系列器具的使用,在肝实质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人工分流通道,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减少或消除由于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症状。TIPS适用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治疗风险较大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对肝内门脉高压者有效(12)。 (5)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