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 论洋务改革集团的内部构造.doc

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 论洋务改革集团的内部构造.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 论洋务改革集团的内部构造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改革运动,它实际上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这样一场洋务运动,其发起者、主持者及参与者并非只是几个洋务派官僚,而是一个庞大的、内部构造复杂的洋务改革集团。从内部构造看,洋务改革集团内部可分为领导决策层、参谋鼓动层… 爱新觉罗·奕炘,自号乐道主人。生于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为道光帝的第6子。生母为静妃。奕炘9岁时,皇四子奕詝的生母病死,奕詝归静贵妃抚育。奕炘与奕詝同读书、同习武,关系亲密。奕詝即咸丰帝,封奕炘为恭亲王。咸丰三年正月,奕炘… 今年是戊戌变法的一百周年。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这场变法运动,是一次有一定群众规模的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在政治上力主改革,将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而且打破了中国知识界的沉闷局面,帮助人们认清世界大势,看清中国所面… 作者:姚会元曾昭毅 求索 1999年03期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改革运动,它实际上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这样一场洋务运动,其发起者、主持者及参与者并非只是几个洋务派官僚,而是一个庞大的、内部构造复杂的洋务改革集团。从内部构造看,洋务改革集团内部可分为领导决策层、参谋鼓动层、组织经营层、科技人才层四大层次。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高度和侧面参与着、影响着洋务改革运动。   一 洋务改革集团的领导决策层   这一层面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央是奕炘、文祥等,在地方则主要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这些人尽管在许多方面受到传统封建观念和地主阶级顽固派的钳制,但手中实权在握,有权有钱有兵,这是他们能够推动洋务运动的政治条件;这些人在国务活动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比统治阶级中的其他人更早地接触到西方人、西方事物,尽管粗陋,但对西方社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这是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思想和观念方面的基础。从这一层面内部来看,具体做推动工作的是地方实力派,尤其是前期的左宗棠、李鸿章和后期的张之洞。曾国藩虽因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最早死去,在洋务运动中实绩不多,但其特殊的地位、身分及最早创立安庆内军械所及倡设制造局,却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推行洋务运动的地方实力派首领。曾氏生于以程朱理学为宗、学风上不尚空谈的湖南,青年时代与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罗泽南、曾国荃等人求学于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他们当时切磋学问、议论时局,日后则彼此呼应,结成集团。曾国藩的洋务思想是其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发生重要转变的产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曾国藩独崇程朱理学。他在潜心研究中树立起对“理一元论”宇宙观为哲学基础的封建伦理政治观念的信仰,在对外关系的态度上是“天朝至尊”。19世纪50年代后,承负起镇压太平天国、挽救清王朝灭顶之灾的“救世”责任的曾国藩,不是从学术角度而是从政治需要出发,吸收和利用清代汉学认识论及治学方法中的某些因素为其服务,在对外的态度上开始承认中国有不如人处,即“逆夷所长者,船也,炮也。”(注:《曾国藩全集·文集》卷3,第50页。)这时,他已不自觉地产生了了解西方的欲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已从了解西方的“欲望”发展到进一步的行动。他提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之第一要务”(注:《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14,第181页;卷14,第181页;卷27,第95页。),表明这时他已将此类活动视为有全面意义的政策。他设想机器设备”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注:《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14,第181页;卷14,第181页;卷27,第95页。)他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他与李鸿章共同倡导于上海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他建议在江南制造局设立学馆,“选聪颖子弟随同学习”,以期“不必假手于洋人”。(注:《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14,第181页;卷14,第181页;卷27,第95页。)李鸿章曾入幕曾国藩,但年纪的差异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纷争,加之得益于清廷中枢扬淮抑湘之策略,李鸿章逐渐成为洋务改革运动的挂帅人物。同曾相比,李鸿章后来居上,他的近代化思想更为明朗强烈,突破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思想的局限性,达到了更高水平的“内须变法”的高度。(注:《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第26页,卷19第43页。)他指出“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危弱而终无以自强”(注:《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9,第28页。),所以必须要破除成法,“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张本。”(注:《海防档(丙)》第3页,机器局(一)。)   洋务运动后期的主持者张之洞与曾、李又有不同。曾、李靠组织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而发迹,张是靠笔杆起家,以清流自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