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边界的动态扩展 威海商行小企业信贷模式.doc

 中小企业融资边界的动态扩展 威海商行小企业信贷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企业融资边界的动态扩展: 威海商行小企业信贷模式 陈明仿1 (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威海市商业银行创新管理模式成功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案例分析,指出小企业信贷机构的内部单设、差别信贷政策和财税扶持是中小企业信贷领域有效拓展的基础和动力。以还款来源为主线的抽象融资边界,不但为金融机构信贷营销提供了新思路,也把中小企业信贷领域向外动态扩展。 关键词:融资边界;扩展;案例 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of Weihai City Commercial Bank which successfully expands the area of SMEs credit,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establishing specific SME credit department in banks,distinct credit policies and fiscal support are the basis and dynamic to expand the area of SMEs credit. The abstract credit border based on repayment ability provids a new thread in credit marketing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xpanded the credit area of SMEs dynamically. Key Words:credit border,expand,case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9-0038-05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金融机构数量的快速增加,大型企业高端信贷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本来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贷款总量逐步被更多的金融机构平均和分散,资金价格在竞争中已经探底,而营销成本持续攀升,部分金融机构在高端信贷市场的综合收益率出现下滑,甚至濒临亏损边缘。威海市作为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占比大的新型旅游城市,上述表现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威海市商业银行及时调整信贷营销思路,充分发挥作为法人银行在金融创新上的比较优势,从2010年5月开始,在专设小企业银行部和科技支行两个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差别信贷政策安排并借助财税政策扶持,探索出了一套绕开抵押担保条件但安全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该模式虽然运行时间不长,但在中小企业领域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拓展优势,长期僵化不变的中小企业抵押融资边界逐渐被打破,并随着该模式的不断被模仿和复制而动态向外扩展,从而将中小企业信贷领域推向更深层次。 二、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难及融资边界的观点综述 金融机构从防范风险角度设置抵押担保的信贷条件,长期以来成为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逾越的融资边界,由此引起社会各界对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研究单纯从中小企业角度来分析融资难问题。如孟菲、段玉峰等人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产品附加值低、财务不健全等问题,其总体信用资源难以对接银行信贷条件,因此,化解融资难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担保或联保等方式实现企业信用自增强或自升级,从而形成与银行信贷条件对接。刘磊、郭训忠等人则认为,由于银行和中小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难以把握和甄别,导致银行不愿涉足其中。上述两种观点虽然来自不同的侧面,但本质上都把融资难的根源归结为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缺陷。笔者认为,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缺陷是客观存在但又难以改变的现实,而通过担保、联保等方式借用其它信用资源又受多种因素限制,因此,仅从改变中小企业信用资源角度来解决融资难问题存在客观的困难,也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彭江波、西顺、陆岷峰等人则从银行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彭江波、西顺等认为,对客观存在的信用资源,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先期开发,银行信用缺乏引领,发展必然受阻;反之,一旦商业银行信用得到先期开发,银行信用就会形成大规模的替代性进入,彭江波、西顺等人虽然研究的是农村信用市场,但对目前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而言,同样可以借鉴。陆岷峰等人则从融资边界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他认为,目前金融机构设定抵押融资边界,虽然规避了信贷风险,但也使许多优质中小企业被排除在融资边界之外。银行设定抵押条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还款来源,而事实上企业的还款来源不仅包括抵押物,还包括更多的如应收账款等其它信用资源,这些信用资源虽然形式不同,但大部分也能转化为企业的还款来源。因此,为了更深层次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领域,长期以来银行

文档评论(0)

tu062818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