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发酵调味品工艺学
(一)概 述
酱油是早在周朝就已产生的一种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植物性基质发酵而产生的富含氨基酸—肽并赋予卤样风味的食品。传统的酱油生产采用日晒夜露的天然发酵,利用野生霉菌制曲,随着酿造技术的发展,尤其自1958年从前苏联传入无盐发酵法之后,摆脱了酿造中食盐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缩短了生产周期,但同时,产品酱香弱,风味差的缺点也显现出来,于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酿造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至今,简易通风制曲法、人工保温发酵法、固态低盐发酵、固稀分酵发酵等技术被逐渐采纳和完善。酱油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二)酱油酿造用原料
蛋白质原料,作用: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procase,是pro转化为氨基酸、肽等营养及鲜味物质。
部分氨基酸进一步反应与酱油香气及色素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种类:
整粒大豆:但其中脂肪不是酿造所必需,因此造成浪费
豆粕:浸出法提取油脂后的饼粕
豆饼:热榨豆饼用酿造酱油,冷榨豆饼做豆腐
其他:花生饼、葵花子饼、蚕豆、豌豆、菜籽饼、棉籽饼等
作用:
提供微生物生长的碳源
分解为葡萄糖等
残留的葡萄糖,糊精等可增加甜味和粘稠感
与酱油色的形成有关
种类:
小麦(粉)、麸皮、米糠、碎米、玉米、甘薯或渣、大麦等
酱油酿造用原料 — 淀粉质原料
酱油酿造用原料—食盐
作用:
提供咸味、与氨基酸共同赋予鲜味、抑制杂菌
防止成品酱油变质
自然吸收空气中水分潮解后让其中卤汁自然留出(KCl,MgCl,MgSO4,CaSO4,Na2SO4等)
(三)酱油酿造用微生物
酱油酿造生产过程中,制曲和酱醅发酵是两个重要阶段,制曲的目的是培养曲霉,并积累大量的酶,酱醅发酵则是利用酵母和乳酸菌的酱油发酵产物形成特有风味。由于酱油发酵机制及变化的特殊性,即多为加盐酿造,其中的微生物消长便呈现了一定的规律,如有盐时,曲霉生长受抑,NaCl〉18%时,曲霉和酱油曲霉均不能生长,而是靠该菌所产酶系进行分解作用,但在酱醅中,有些酵母,乳酸菌是耐盐的,即耐高渗,如球拟酵母,植物乳杆菌等,可以在酱油发酵的后期进一步作用生成酒精和有机酸,进而合成酯,形成酱油特有香味。
所以酱油酿造是霉菌、酵母菌、细菌协同作用的结果。
米曲霉
是曲霉的一种,属黄曲霉群,用察氏培养基分类鉴定,菌丛常为黄绿色,成熟后为黄褐色或绿褐色。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顶芽→初生小梗→次生小梗→分生孢子
曲 霉
特征:
最适温度32-35℃,28℃或40℃生长缓慢,42℃停止生长。
培养时所分泌的酶的积累与培养的温度、时间有密切关系
曲霉
曲霉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糖化酶活力(主要是中性、碱性)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随着时间延长,酶活力上升,到某一时间达高峰,如:35℃-48小时,30℃-56小时,25~30℃-56小时等,随后酶活下降。
所以,制曲时,前期应32-35℃利于菌的生长,后期应28-30℃,利于蛋白酶,谷氨酰胺酶的形成。
曲霉
所产生的酶类:
蛋白酶,按其作用的最适pH值可分为
酸性protase;中性protase;碱性protase
其中中性protase和碱性protase主要作用,分解pro能力强,提高N利用率
酸性protase风味较好;中性碱性风味易有腐臭味
风味酶属复合酶,外切型,产氨基酸多,鲜味好
淀粉酶
谷氨转移酶和谷氨酸脱氢酶——与Glu合成有关,产鲜谷氨酰胺酶
磷酸酯酶:使酱油中添加的核酸调味剂分解,磷酸游离出来而失去异味性。
果胶酶:分解酶、半纤维素、使pro暴露,提高酶作用效率。
所产生的酶类:
常用菌株:
As3.863 蛋白酶,糖化酶活力强,生长快,香味好
As3.951 →(驯化)→沪酿3.042
缺点:产酸性蛋白酶的活力低
另外,UE328,UE336,渝3.811等均较好
酱油曲霉
由30年代日本坂口从酱油中分离出来,分类上属曲霉素
特点:
碱性蛋白酶活力强
酵母菌
鲁氏酵母:
是酱油酿造中主要酵母菌,是发酵型酵母,在主发酵早期起主要作用。
特点:
最适温度28-30℃,pH4-5;38℃-40℃,生长缓慢,42℃不生长。
耐盐、耐高渗,5-24%;
利用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不利用乳糖、不利用NO3-,当NaCl18%时,利用葡萄糖,几乎不利用麦芽糖。
两个典型:大豆结合酵母,酱油结合酵母
酱醅中典型的鲁氏酵母是大豆接合酵母(Zygosacharomyces sojae)和酱醪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major)的菌株,它们都是耐盐性的非产膜酵母,在分类上是非常近缘的种属,在形态学和生理学上只有很小的差别。
它们都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发酵,不能发酵乳糖,不能利用硝酸盐。在酱醅发酵前期,由于酱醅中糖含量高,pH值适宜,酵母的酒精发酵旺盛,酱醅中酒精的含量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团校入团考100题题库及答案(完整本).pdf VIP
- 现场标识管理规范培训.pptx
- 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docx VIP
- KAT 22.1-2024 KAT 22.2-20224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第一部分总则和第二部分煤矿).docx VIP
- 职业教育资源与当地产业布局匹配情况调研报告.pdf VIP
- 中药饮片加工与炮制PPT.pptx VIP
-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精品.doc VIP
- (完整版)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 .pdf VIP
- (消防培训)WW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最全版.doc VIP
- 第二单元 水 复习课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