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词义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于时代遥远,语言艰涩,因而是最难读的古书之一。汉代的学者就曾发出诗无达诂、诗无通故的浩叹。事实正是如此。无论是对《诗经》题旨的说解,还是对《诗经》词语的诠释,无不见仁见智,呈现出几千年纷纷无定解的局面。自古至今,在《诗经》词义研究方面虽取得很大成绩,但有不少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大量词语诸家训释不一,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择善而从;有些词语诸家训释欠明,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加以阐发;有些词语诸家训释皆误,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予以订正。可见《诗经》词义研究的任务还很艰巨,仍是当今《诗经》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为使《诗经》词义研究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必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固然很多,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尤其重要。兹分别论述如下。 一、依据故训。这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章太炎先生说:诠释旧文,不宜离已有训诂而臆造新解。[1]此说诚然。前人故训有是有非,既不能一味盲从,也不可全然否定,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而决定取舍。《邶风羔裘》舍命不渝之舍命,《郑笺》训作处命,陆德明《释文》训作受命,戴震《毛郑诗考正》训作释命,林义光《通解》训作锡命,胡承珙《后笺》训作捨命。以上诸训孰是孰非,须得考证一番。处命为见危授命,然诗中未见危急之象,故此训不确。受命为接受命令,谓接受命令不改变,语意欠通,故此训也不足取。释命为受命于君,以至复命而后释,此训似嫌迂曲,恐难成立。能锡命者当为诸侯,然诗中称赞彼其之子为邦之司直(主持正道之人)、邦之彦兮(国家的俊杰),可见,彼其之子断非诸侯,而只能是一位大夫。谓大夫锡命也难以令人置信。考虑到舍命与不渝相配,当以胡氏之训为是。此句意谓(大夫)舍去生命也不变节。《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郑笺》训常为久常之功,训夏为乐章,皆误。朱熹《诗集传》训夏为中国虽正确,但训常为君臣父子之常道,也误。方玉润《原始》训常为五常之道,训夏为大立,更不达诗旨。马瑞辰《通释》:谓陈农政于中夏也。此训极谛。这两句为主祭者的戒勉之词:不要分此疆尔界,将后稷艺农之典推广到中国各地。由此可见,依据故训研究词义,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断定主题。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钱钟书先生指出: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2]钱氏主张理解文本,既要由词至句至篇章至全书,又要由全书至篇章至句至词。这种阐释循环说对词义研究很有启迪作用。《诗经》主题最难索解,古往今来诸家说解不一。而对主题说解不一,必然会引起对某些词语解释的歧异。因而只有断定主题,方能准确释义。《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诗序》说是刺幽公游荡无度,《毛传》说是刺大夫游荡无度,方玉润《原始》说是刺君臣不务政治,相与游乐,金启华《全译》说是刺游荡、荒淫无度者。以上诸家训汤为游荡、游乐恐不确切。其实这是一首男子爱慕巫女之诗。余冠英《诗经选译》:诗人倾吐他对于一位巫女的爱慕。那巫女常常跳舞祭神,舞时戴着鹭鸶的羽。此说正确。准此,诗中之汤非游荡之意。《楚辞》王逸注引作荡,汤荡古通用。与下文手持鹭羽舞蹈联系起来看,这一汤字,只能训作形容舞态轻盈飘荡。《小雅何人斯》:维暴之云。《诗序》:苏公刺暴公。《毛传》:云,言也。《郑笺》:乃暴公之所言也。王先谦《集疏》:惟从暴(公)之言耳。诗中只有一个暴字,而无苏公字样,故苏公刺暴公之说甚可怀疑,训暴为暴公恐非是。袁梅《译注》:本篇似为女子所咏。她的爱人反复无常,行踪莫测,始合终离,不念旧恩。此说可取。维暴之云即只云暴,形容词暴作前置宾语活用为名词粗暴的话。此句意谓:(男子)只说粗暴的话。可见,若不断定主题,以上句中之汤和暴就难以解释清楚。 三、联系语境。语境对词义有制约作用。王安石在《答韩求仁书》中曾说:考其辞之始终(语境),其文虽同,不害意异也。这说明理解词义须凭借上下文语境。一个词语尽管有多种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有一个最确切的意义。因而解释词义必须联系语境,仔细地审辩上下文意。否则解释词义就不免致误。《邶风谷风》:不我屑以。《毛传》:屑,洁也。《郑笺》:谓不以我为洁。此训不误。而余冠英《诗经选》训不屑为不肯,谓不屑和我同居。这显有增字解经之嫌。只要联系上文泾以(使)渭浊,湜湜(清澈貌)其沚(止)加以考察,便可证明训屑为洁至确。不我屑之屑用作意动。此句意谓(丈夫)不以我为洁(喻美)。《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毛传》: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此训失之。诚然,驺虞有义兽义,如《晋书楚王玮传》有驺虞幡麾众之语。但此诗的驺虞断非义兽义。前面云:彼茁者葭,壹发五豝,后面云:啊,义兽!试看,前后诗意岂能贯通?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4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体育教学课件:跳绳课件.pptx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浙江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VIP
- 入院和出院护理.ppt VIP
- 研发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管理办法.doc VIP
- YDT5178-2017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docx VIP
-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pdf VIP
- 厂房出租合同正规版范本(2025年最新版)5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