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取疯涨 生成产中药的上市公司一览.doc

中药材价格取疯涨 生成产中药的上市公司一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材价格疯涨 生产中药的上市公司一览 中药材, 压力, 价格 虫草价格已超越黄金,令黄金这一硬通货汗颜。其实,除了虫草,其它中药材也接棒涨价风潮,刮起一阵“通胀”之风。而由于中药材的资源属性及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价格上涨或许还将成为常态。那么,就相关上市公司而言,在这一“通胀”格局之下,其生产经营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不过,分析指出,处于中药上游的饮片类企业,或将为受益者;而这也是昨日相关个股成为市场中耀眼的明星主要原因。  10月以来的中药原材料价格涨价潮,其波及面继续扩大。记者获悉,目前,冬虫夏草的价格区间基本处在每斤3万到11.5万元之间,销售均价为每斤5万元左右;而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对今年9月份市场537种中药材价格的监测表明,84%的品种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其中涨幅在半成到一成的占28%,升幅超过一成的占27%。那么,谁是中药价格上涨的背后推手?对A股中药上市公司而言,又将意味着什么?   药材暴涨:两大因素推动   目前药材价格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况?在成都经营了二十多年中药材生意的林先生对此很有感触:“目前市场上80%的中药材都在涨价,不要说虫草、三七这样的名贵药材了,就连中医里最普通的草药,价格也有翻倍的。”林先生称,“往年也有药价上涨的时候,但像今年这样集体涨价的火爆局面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   至于涨价的原因,林先生认为,首先气候是重要的原因。“很多药材对气候要求很高,比如喜阴的药材,遇到持续干旱年份,很可能颗粒无收。”事实上,在林先生的记忆里,2007年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年白术的涨价就是一个典型”,林先生介绍到,“白术作为常用药材,每年全国的需求量在万吨以上,作为三年生的菊科植物,白术收获期较长,它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采收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但2007年的水灾致使白术苗损失较重,致使当年11月采收期来临时候白术价格一涨再涨。而2010年夏季极端的天气,导致目前大量白术苗种后无收,涨价前白术每公斤在20到30元,现在差不多接近50元一公斤了。”   另据了解,近一个月以来,除虫草和白术外,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的还有三七、金银花、枸杞、太子参等药材,而黄连、连翘、桔梗、百合、麦冬、玉竹、甘草等常用中药材,以及红参、桂圆肉、黄芪、当归等滋补性中药材的价格上涨幅度亦在三成以上。   此外,林先生也认为,今年大量外来资金的涌入,亦是推高药材上涨的原因。“做药材是门学问,一般都是家族企业,以前市场情况好的时候,药材商最多选择囤货的方式来提高售价,不过涨价的往往是当年采收较少的品种,并不会造成药材价格的大面积上涨。但今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原来炒房资金来炒药材,盲目收购也是目前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上市公司:多种手段应对   面对来势汹汹的原材料涨价潮,中药类上市公司目前的生存状态到底如何?   记者首先联系到了太极集团(600129)证券部相关人士。据悉,太极集团于2003年在四川康定投建了一个虫草种植基地,已经于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由此太极集团成为了A股中少数几家涉及虫草种植概念的上市公司。“我们确实有一个虫草种植基地在康定,不过目前并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上述证券部相关人士讲到,“而且这个种植基地产出的虫草都是公司自用的,并不对外销售,因此也谈不上会因虫草的涨价而获取经济效益。”不过,在记者的采访中,上述人士也承认三七等药材的涨价,会影响到公司成品药材的成本问题,但对今年业绩影响幅度并不大。   同仁堂(600085)作为国内中药行业的龙头,目前年产中成药约26个剂型、1000余种,其中乌鸡白凤丸、感冒清热颗粒、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销售额都在1亿元以上,其证券代表李泉琳谈到:“公司大部分销售收入都来自成品药的销售,目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会提高生产成本,而由于药材销售在公司所在比例不大,因此目前还看不出收益。”   东阿阿胶(000423)作为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阿胶年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75%和95%以上。面对近期阿胶价格的持续走高,公司证券代表王鹏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将阿胶块产品的出厂价上调了10%左右,并表示在未来有可能将继续上调该产品的价格。不过,将生产成本向下游转移并非是东阿阿胶应对此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唯一方法。“复方阿胶浆作为我们公司的中端产品,我们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扩大销量的方式,因此目前还没有提价的决定,不过这样的举措会影响到该产品的毛利率。”   在天士力(600535)的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中,10%的生产成本来自于三七,面对目前该药材价格的迅速上涨,天士力证券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对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采取了应对措施,比如三七我们就有五年左右的贮备量,以保证生产成本不会受短期内市场

文档评论(0)

haoxian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