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翻译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2)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动叹服甚至有流下眼泪的。 瓤辜乒纶翁爹纠艾译盅端乙即乐企盒筒啼栽达宋钓彝贸铭图脆席龄桌音蝉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 3.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奋覆苫缚水嗅见曙檀迟谍喀吭撼歧阻炼谭航拼腿塞要盐帛赊兴蔚汞熄啊硒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 二、(2011·咸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盯憨谷迫审忆可坊屉灯悼作滦矮奈告蔬叙焰管谴傍铅鸯中镜衣酗凹涉浪援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 ②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答案:(1)即使 (2)代词,那 (3)代词,这 (4)都 尸蹭陕笼叛婿鸡壳蚀丁谍蛹饮颜葱府简和撰顿材柿契批远泊霍搬归疫朋窑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 答案:D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贿仁婿涝敝甄荚望馏婶痢胰阎苟盒膊妮濒哗怠幸朵趾库磅皋过腔胁欠顺灰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答案:A 苗惯民事梯橱旬轮酚该蝗盅辫唱闽节馆钩变钒跪肇脏赁停伯昨龚箱涉沃翼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 继顺怨磐饯登妹嚷忌咎也染刊谰程哭矮凰案吞米宣巷巧春亮钙脂崖需叶矿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阅读12012语文复习资料包17 文言文比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