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五节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圩田起源于唐以前,唐代圩田的名称已经很普遍。所谓圩田,主要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这样圈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有的地方叫做“圩田”。圩田的兴起最早开始于南朝,唐代范围扩大。围堤和圩岸的建造维修都要花费大量费用,一般农户承担不起,大多由政府组织修建或由有实力的地主修建。围田或圩田都是化湖为田,是把堤岸伸入水中,抽掉堤内的水造成田。圩田对促进唐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圩田能种植高产的水稻,这样更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江南的农业逐渐发达起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与吴越在各自境内大修田。每方圆几十里,如同大城。宋朝时,田得到很大的发展。 圩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圩田的过度开发,也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向山要田
唐以前已开始向山要田。唐代又向深度进一步发展,向山要田进行得更为迅猛,从事人数之多和普及之快都超过前代。耕垦山地的都是近山的贫苦农民,他们是在平地得不到农田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上山的。特别是在土地兼并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山间的小块土地正适合贫穷农民的需要。
贫苦农民向山要田,山中并没有现成的耕地,必须用人力去开辟。在生产工具简陋的时代,要把这些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古人叫做“田”或“种”,唐人多称之为“烧”或“火田”“火耕田”。“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由上引诗句可以看出深山野谷之中到处在烧,而且经常不断地烧。山中树木经常被砍烧,天然植被大量破坏,以致水土流失严重。可见开发山田,虽然暂时获得一点土地,缓和了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并取得一定收益,却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此前,唐朝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此后,均田制逐渐破坏,庄园经济加速发展起来,农民大批失地逃亡,北方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安史之乱时,北方人民大量迁往南方,造成北方劳动力减少,因而农业恢复较慢。南方地区虽然也受到安史之乱影响,但社会秩序相对比较安定,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大诏令集·乾符二年南效赦》说:“湖南、江西管内诸郡,出米至多,丰熟之际,价亦极贱。”《权载之文集·论江淮水灾上疏》更是一语道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唐代后期,江南地区成为供应唐政府的粮食基地。
水利工程的兴修
隋朝建立时间虽短,但水利事业的成就巨大。如先后开凿了自长安至潼关长达三百余里的广通渠和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它们本属运输渠,但也给沿河两岸获得引流灌溉之利。水利事业的发展是唐代农业的一大成就。唐中央和地方政府设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水利。各地的水渠和斗门置长一人,专管节水多少,均其灌溉。封建政府制定严密的水利灌溉法规,叫“水部式”。此外,有关斗门的设置,放水时间,放水量,渠道堤堰的防护修理皆有详细规定。唐代兴修水利,也比过去大为增加。劳动人民在黄河、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开凿灌溉渠,修筑堤堰,疏通旧有的河渠。唐前期,修建的水利工程达一百六十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
曲辕犁
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田费力。江东农民在长期的水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它有11个部件,铁制部件有犁(chán)(又叫犁铧)和犁壁(又称犁耳、犁镜、翻土板),木制部件有犁底、犁箭、犁辕、犁评等。它有重大改进:①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省力。②增加了犁箭、犁评,可以自由升降,调节深耕或浅耕,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应用自如。犁箭,俗称犁柱,贯穿犁底和犁辕(弯曲的木杠),犁箭从犁辕上的孔穿过,和犁辕配合在一起,就好像箭在弓上弛张似的,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最先进的工具。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筒车
筒车又叫水转筒车,是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随水流自行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没入水中时盛满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度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所装的水就从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唐朝的水车很快传到日本,这是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生动例证。
茶业生产的兴盛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茶树和应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我国茶叶一向以品质优良,品种繁多著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的举措 人民版 07版选修1.doc
- 高三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百日维新 人民版 07版选修1.doc
- 高三历史上:1.7《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学案(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上:2.1《秦朝的统治》学案(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专练1 中古史(先秦)新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专练3 中古史(魏晋南北朝)新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专练5 中古史(隋唐)新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专练4 中古史(先秦~南北朝)新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专练2 中古史(秦汉)新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专练8 中古史(隋唐~明清)新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5.2《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素材(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5.6《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素材(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6.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素材 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6.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素材(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6.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素材 旧人教版.doc
- 高三历史:《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复习教案.doc
- 高三历史:《 党的建设 》复习教案.doc
- 高三历史:《三农问题》复习教案.doc
-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复习 教案.doc
- 高三历史:《最后一天考前嘱咐》教学案.doc
最近下载
- 地理●北京卷丨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最新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xls VIP
- 拆卸电梯施工方案.docx VIP
- Power Up教材配套测试一级别期末测试.pdf VIP
- 14外国文学名著-中考英语时文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VIP
- JTG 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docx VIP
- 附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其示踪物(CO2、CH4、N2O和CO)光腔衰荡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pdf VIP
- 一至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pdf VIP
- 【简便计算】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含解析).pdf VIP
- 备战2023年英语中考作文真题(书面表达)黄金模板05 解决问题型议论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