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汉语言111班 姓名:李述 学号:201033745223
浅谈“良家”一词的词义演变
摘要: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几乎所有的汉语词汇的词义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良家”也不例外。“良家”一词最早来源于“良家子”,几经演变,逐渐形成近现代最广为人接受的“清白女子”这一义项。本文将对“良家”一词的本源,发展和含义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良家 良家子 演变 义项
“良家”,一词在规范的现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不多,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它的使用频率也并不高,而且义项较为狭窄。现在比较常用的“良家”一词的意思为“良家妇女”的简化,而“良家妇女”一词又并不属于书面语范畴。所以不管是“良家”也好,还是“良家妇女”也好,他们的词语根源都产生于更早期的“良家子”一词。
“良家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史记·李将军列传》:“孝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入萧关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司马贞索隐:“如淳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又有《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南朝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之一:“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昶好打毬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上面引文中出现的“良家子”是指良家出身的人。
那么什么是“良家”呢?从引文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写,“如淳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良家”是指除了巫、医、商贾、百工以外阶层人家子女。在汉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医生都是和巫师拿来相提并论的,而商人是最为人所鄙视的职业,百工也一样,即使有手艺在身但是还是属于被人看不起的下层社会的成员。既然这些人不属于“良家”,那么“良家”的社会地位就要优于这些人。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汉代良家子是个特定阶层,他们拥有一定资产,遵循伦理纲常,是从事正当职业的人。六郡良家子因地理位置和个人素质的原因,是国家选兵择将的重要来源,政府给予他们特别的优待。除六郡外,其他地方的良家子也有到官府为吏、免除赋税等政策优惠,他们有服徭役的责任,很多以钱雇佣他人代替自己服役,即使自己服役,也比普通戍卒地位要高。良家的女子是朝廷选秀的主要来源,他们或被选入宫,或被权贵之家选取,又进入社会高层的机会。” [1]
汉代的“良家子”虽然没有男女之分,但是用来指代女性的用法比较常见。而且在汉代“良家”的女子都有被选进宫的机会,东汉的皇后贵妃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身自“良家”。“但是并不是所有被选入宫中的女子都有机会成为贵妃和皇后的运气,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宫女。”[2] 比如著名的四大美人王昭君在主动请缨和亲之前不过是个普通的宫女。其实汉代的“良家”女子身份只不过是一个门槛,就好像在清朝想要被选进宫,想要在后宫分得一杯羹的前提就是首先要具备一个“旗人”的身份一样。“良家”在汉代的选宫上不过是一个备选的硬性条件。
汉代以后“良家子”作为一个阶层的含义越来越模糊,后世以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民,以平民为良民,用“良家子”称良民子女。区分良贱是重要的等级界线。“良家”,也叫“好人家”。这时的“良家子”的含义已经越来越接近现代的“良家”了。”例如:
唐·张籍·《妾薄命》薄命妇,良家子,无事从军去万里。
北宋·苏轼·《和子由苦寒见寄》:“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老妪道:‘可怜,可怜!元来是良家子息,些些年纪,有如此孝心。’”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良家子”一词词义逐渐变得通俗,鲁迅在《花边文学·漫骂》一文中这样写道:假如指着一个人,说道:‘这是婊子!’如果她是良家,那就是漫骂。可见在鲁迅所处的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候,“良家”一词已经具有“清白女子”意思。事实上,从唐代末期开始“良家子”一词的词义就已经开始开始变化,到宋代时已经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中“良家”一词的义项,宋代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在司马光《涑水记闻》中这样写道:又言禧母及妻皆非良家,禧与其妻先奸后婚。这里的皆非“良家”并不是说她们不是出自上等阶层,而是旨在说明禧母及其妻的道德品质上被人诟病。“‘良家子’一词从宋朝开始起。其他的义项逐渐萎缩,“清白女子”的义项发展越来越迅速,发展到清朝时“良家”作为一个被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3]。
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在《玉搔头·讯玉》里写道:就是良家的女儿,到这样年纪也该出嫁了,岂有做妓女的人,十六七岁还不破瓜的道理。到李渔为止“良家”一词的含义已经从最初的“良家子”一词的一词多义彻底变成了“清白女子”的意思。“良家”的这个含义发展稳定,在明朝以后封建宗法对女性的迫害越来越残酷,随着“裹脚”等一系列迫害女性身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