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ocVIP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 将118例AMI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12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6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2 h内接受阿托伐他汀40 mg/d强化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a)-0076-02   虽然目前随着冠脉介入治疗及溶栓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AMI仍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在AMI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破裂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1-2]。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及心脏病协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18例患者中男68例,女50例,年龄45~78岁,中位数年龄62.8岁。排除病窦综合征、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18例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12 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规格:20 mg×7)20 mg/d,口服;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2 h内接受阿托伐他汀40 mg/d强化治疗,疗程4周。   1.3 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6 mL,离心后置入-20℃冰箱待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仪器为Beckman公司生产蛋白分析仪。采用北京奥普森公司AMS18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和hs-CRP无显著差别(P 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和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3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溃、管腔内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局部心肌发生持续严重的缺血引起心肌坏死。变性、渗出及增生是炎症的基本特征,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到破裂,自始至终都有炎症介质的参与。hs-CRP是敏感的急性相蛋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4],hs-CRP是AMI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AM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IRACL及PROVE-IT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他汀类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患者尚未出现血脂下降之前,心血管事件发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