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出版大国陷阅读尴尬:中国人均图书消费20年不变
生产与消费是市场的“两翼”,只有二者平衡协调,产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的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如何进一步激发和扩大图书消费,不仅事关中国能否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更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1.?人均图书消费量为何20年徘徊不前 变化是当今中国唯一不变的现象。然而,在一切都迅猛变化的中国,有一项统计数字20年来却几乎没变,那就是人均图书消费量。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下同)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过去了,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 在最近10年来出书种类、销售码洋等指标相继翻番的背景下,这个20年徘徊不前的数字显得格外刺眼。 “这几年图书馆和农家书屋采购量大幅上升,如果扣掉,那么个人购买图书的比重其实更低。”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冲在出版发行领域工作了近30年,他说,“人均图书消费上不去,中国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薄弱了。”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衡量出版业的发展,用总印张数比用人均购书量更科学和客观,因为印张反映的是用纸量,而今天的书大都比10年前的厚,单纯比较人均购买的册数可能反映不出具体的变化。但根据统计,1999年我国图书的总印张是391.4亿印张,2009年为565.50亿印张,10年增长了约45%,仍然低于同期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速。 “人均购书量增长缓慢和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图书消费习惯有关系。”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认为,当时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我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文化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增长不大。” 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567.1?元增长到1358.26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9%。“但这里面最大的一部分是用在了教育支出上,其他文化消费比重很小,用来买书的钱就更少了。”谢寿光说,“许多人吃一顿饭、买一包烟,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买一本书却要反复掂量,还是观念有问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汉王电纸书、ipad、Kindle等电子阅读器的热销正在强化这一趋势。 2.?书价到底高不高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出版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可见,整体来说读者认为书价偏贵。因此,有观点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我现在要说书价不高,一定被人拍砖。”徐冲说:“高和低是个主观的感受,关键看你和什么比、怎么比。和我们的收入比,和其他文化消费比,和国外图书比,中国的书价真的不高。”他说,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不同图书有差别)。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 徐冲认为,书价过低导致图书零售业难以维持,中小书店纷纷关门或转行;作者的收益难以体现智力活动和知识创造的价值,缺乏写书的动力,于是好书少,而好书少读者就少,反过来,读者少,书籍的印数就不可能上去,形成了恶性循环。 “从出版业本身来看,人均购书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好书吸引读者,尤其是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为什么没有好书?没有创作的动力啊,因为靠写书我养不活自己。”徐冲说,除了少数畅销书作者,在中国要靠写书养家糊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鲁迅活在现在,他绝对养不活自己。他的那些杂文集都很薄,定价肯定上不去。” “如果书的质量很高,读者觉得物有所值,可能对书价就不会太计较,但问题在于现在一些出版社热衷于做大书、伪书、跟风书、项目书,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书拼命打折,让读者觉得书价水分太多,书价虚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说。 “每一分的品质都是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就以《辞源》修订版为例,我们已经投入5年了,还要8年时间才能做完,160个专家参与,但现在仿冒的图书出来后,打了折给书店,书店就很高兴了,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图书的价值规律。 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2010年我国共出版新书17万种,假设每一种图书都是由一位作者独立创作的,那也只有17万作者。“我们13亿人口,每年就这么点儿人在从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注意物理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doc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根本措施.doc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谈谈物理学方法论的教学问.doc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是“自组织”还是“有效教学”.doc
- 高中生物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 沪科版第一.doc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解题中的心理操.doc
- 高中英语 Unit 1 Cultural relics 单元自测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英语 Unit 1 Friendship 单元自测 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中英语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单元自测 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中英语 Unit 1 Great Scientists 单元自测 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考政治 事业单位改革的五点思考命题素.doc
- 高考政治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命题素.doc
- 高考数学 考前最后一轮基础知识巩固之第八章 第1课 直线的方.doc
- 高考英语 课本回归早读晚练.doc
- 高考数学 考前最后一轮基础知识巩固之第八章 第3课 圆的方.doc
- 高考数学 考前最后一轮基础知识巩固之第八章 第4课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doc
- 黑龙江哈九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试题【会员独享.doc
- 黑龙江哈九中2012届高三英语第四次模拟试题外研版【会员独享.doc
-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2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会员独享.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物理 1.9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教.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12月贵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可搜索.pdf VIP
- 家居品牌GEO与AI搜索优化方案.pptx VIP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培训课件2024.pptx VIP
- 人体工程学 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5商场地产元旦跨年音乐节(不潮不来电主题)活动策划方案.pptx VIP
- 《花的学校》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博士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4年修)习题答案.docx VIP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述题.docx VIP
- HP100-500圆锥破碎机说明书.pdf
- 支柱绝缘子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