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docVIP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   【摘要】残余胆囊系指胆囊切除后胆囊颈、胆囊壶腹或胆囊管残余超过1cm而形成的“小胆囊”。多数由于胆囊术后残留而形成。大多数患者由于残余胆囊内炎性病灶及其并发症,需作第二次手术治疗。引起临床医生们高度重视[1]。现就5例残余胆囊发生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残余胆囊,病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09-02   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5名,曾经施行过胆囊切除后,现又因仍有胆道系统症状而做剖腹术中发现残余胆囊患者5例。男3例, 女2例, 年龄55~64岁,平均57.2岁。本组5例患者上次手术的病因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其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   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在上一次胆囊切除术后再与上次手术前症状类似的均为5年以上,最长者可达十年。多为胆囊切除术后症状一度缓解, 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寒战、发热及黄疸等。入院后均经B超或CT检查, 其中2例行CT检查提示为胆总管结石。2例行B超检查后提示残余胆囊伴有结石,1例行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   3.手术治疗与结果:本组4例施行开腹术,术中发现残胆囊随即作残余胆囊切除,术中检查发现胆囊大部切除术后残留有正常1/3小的胆囊,胆囊三角区广泛粘连,分离困难,游离切开胆囊管,取出结石,切除残留胆囊及胆囊管。 1例行腹腔镜下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发现4cm×2cm的残余胆囊, 胆总管囊性扩张,切开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发现胆总管中下段广泛充血,糜烂,下端有结石1枚。行胆总管取石,胆道无异常后常规放置T管。上述残余胆囊内均发现结石,切下组织全部病理检查,均提示慢性炎症,未见肿瘤发生。全组患者痊愈出院,随访至今, 无一例类似术前症状出现。   2.讨论   2.1 沿革   残余胆囊系指胆囊切除后胆囊颈、胆囊壶腹或胆囊管残余超过1cm而形成的“小胆囊”[2]。由于残余胆囊可并发炎症、结石甚至癌变,患者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再须手术治疗,且二次手术难度较大,危险因素也增多,故残余胆囊的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2 临床诊断   有胆囊切除病史,术后再次出现术前的症状,重者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右肩背部放射,呈间歇性,结合影像学检查多能诊断。其主要表现为术后右上腹疼痛不适,首次症状出现时间不等,最短术后半月,最长术后8年,临床症状轻重不同,该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在出院后即有间断性的右上腹钝痛,并伴有背部放射痛,静点消炎药可缓解,经过B超以及CT检查后诊断为残余胆囊。   2.3残余胆囊发生的病因   ①因胆囊炎症反复发作,特别是在亚急性期,胆囊三角区充血,水肿,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致使组织结构难以辨清,或术中出血较多积聚在winslow孔附近,术中难以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剥离困难,未彻底探查胆囊残端致结石残留,或对胆囊残端黏膜未认真处理[3]。   ②胆囊管解剖变异、过长、扭曲或与胆总管并行,胆囊畸形,如哑铃状胆囊,误将胆囊缩窄部位当作胆囊颈管结扎,遗留小胆囊。   ③术者操作原因,术中不顾“三管”解剖关系,仅满足于切除而造成胆囊管残留过长或残留部分胆囊。或是解剖结构变异的胆囊认识不清,术中处理不当造成胆囊残留。由于LC是利用器械远距术者不能用指端去触摸所要钳夹、切断的结构;另外在胆囊三角解剖不清的情况下术者没及时进行开腹探查,结果使胆囊颈管及结石残留。   ④术中麻醉不完善或部分术者过度追求小切口,致使术野暴露差,使胆囊底部向颈部的剥离不完全,留下部分胆囊。   2.4 治疗   单纯的胆囊管残留过长。黄志强[4]认为,残余胆囊只要无囊内结石、炎症、梗阻,在长期观察下无症状,不是再次切除的指征,手术适应证:①残余胆囊有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史;②伴有症状的残余胆囊结石者;③残余胆囊萎缩,壁厚0.5 cm以上者;④并发胆管结石者;⑤同时存在其他上腹部疾病需手术者。   手术时机以选择非急性发作期为宜,残余胆囊一般病变较小。需要有经验的术者、良好的麻醉、充分的切口。手术的重点是解剖清楚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三管关系,确认胆囊管汇入胆总管的开口,切除残余胆囊。   2.5 预防   残余胆囊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提高手术者的技术,掌握胆道的解剖结构,并对胆道的常见解剖变异有清楚的了解。术者应注意:   .术者应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和残余胆囊的认识,应熟知及掌握胆囊解剖,必须高度重视胆囊切除手术本身是一个较复杂和充满危险性的手术,应按胆囊切除术常规步骤精心细致操作,确保第一次手术时解剖清楚,确认三管关系无误,从而避免该病的发生。   .应恰当选择手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