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监测研究进展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气溶胶实时监测研究进展 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粒子 数量巨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的一种污染物。 气溶胶 的危害 气溶胶的危害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气溶胶成为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周秋菊.气溶胶研究[J].科学前沿 ,5(2 ),2010 大气气溶胶的分类 化学成分:沙尘气溶胶、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铵盐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 粒径:成核粒子(10 -100n m ); 积聚粒子(0.1-2.5 um); 粗粒子(大于2. 5 um ) 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来源; 形成机制: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 气溶胶粒子的测量 传统离线分析技术的问题 过滤膜基体的干扰 需要长时间收集足够的样品 不能出气溶胶粒子最初的特性 发展实时在线测量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设备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实时粒径测量 实时测量粒径一般是间接测量,如测光散射(光学等效直径)、沉降速度(空气动力学粒径)、消光系数等。 弹性光散射法 双光束法 差分吸收法 弹性光散射法 100nm-2um的球形粒子根据散射光强度就可以计算粒径。 当粒径大于2um时,Mie散射,根据散射花样可以确定粒径。 激光衍射计能给出粒子尺寸、折射率、形状等信息。 Z. Ulanowski, R. S. Greenaway, Meas. Sci. Tech. 13(3), (2002). 双光束法 双束激光测量溶胶粒子的飞行速度,从而得到其的空气动力学粒径。 不受气溶胶粒子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影响,提高了粒子粒径测量的精确度。 粒径范围很广 100 nm -20 μm 差分吸收法(DOAS) DOAS是研究大气痕量气体的有力手段。 利用气体分子的窄带吸收特性来鉴别气体成分和浓度. 大气消光系数(光学特性)来反演气溶胶浓度和粒谱分布等信息 司福祺.物理学报, 2006, 55 (6 ):3165 化学成分测量 光学方法 拉曼光谱法 紫外激发荧光法 质谱法 多粒子检测质谱 单粒子检测质谱 拉曼光谱法 线性和非线性拉曼散射可以分析单个粒子的化学组分、粒径、温度、物相,多相粒子的组成,以及液体颗粒的内含物。 Jonathan P. Reid and Laura Mitchem. Annu. Rev. Phys. Chem. 2006. 57:245 紫外激发荧光法 UV-APS商业化仪器(500 nm-20μm )。 用一束355 nm的脉冲激发光,检测器在420–575 nm范围接受红移的荧光。 德国美因兹市近郊,生物气溶胶大约占郊区气溶胶粗粒子的20% Huffman,. Atmos. Chem. Phys. 2010, 10, 3215 多粒子检测质谱 AMS用一个导热的钨表面来蒸发颗粒,导入EI离子化,用质谱检测,能测量难熔的无机和有机组分。 Canagaratna M. R. et al. Mass Spectrom. Rev.2007, 26:185 单粒子检测质谱 实时单粒子质谱技术可以对单个颗粒进行详细的化学分析。 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最近的几十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已经是实时气溶胶实时检测的最常用方法。 基本组成部分: 进样系统、气粒径测量系统、粒子电离及探测系统 David G. Na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258 (2006) 2–12 激光电离质谱 气溶胶实时监测发展趋势 从人为源逐渐向天然源生物地球化学源发展 从总体气溶胶的研究向单个颗粒物发展,从微米量级向亚微米、甚至纳米量级发展 从无机成分向有机大分子、生物气溶胶分子发展。 小粒子的测量 (100nm) 小颗粒易变化 质量小,化学成分痕量 Bryan R. Bzdek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82(19): 7871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