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让德育工作从天上落到地上 3.从生硬走向生动:中国学校的一些“可乐”校规。 中国学校的一些“可乐”校规 1.异性交往距离不低于50厘米。 2.让学生佩戴绿领巾。 3.中学发优秀生校服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4.3名小学生因不守课堂纪律被罚脱裤跑步。 5.洛阳13岁女生被老师罚做800个“蹲起”后跳楼身亡。 6.小学女生遭老师脱裤示众。 7.“差生”没资格过“六一”。 8.初中生遭“民主投票”退学。 9.广东一学校限制女生内衣颜色。 德育就是公民教育 播种正确的德育理念,收获学生的行为规范;播种日常行为规范,收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收获健全高尚的人格;播种健全高尚的人格,收获学生将来成功的命运(孙学策语)。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虚与实 高国君 2016年4月23日 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地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德与智到底哪个更重要?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还是一个有知识的利己主义者? 一、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 1.国家层面 ①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描述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十八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教育改革内容(709字),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 2.教育局层面 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一级指标“学生发展”中包括综合 素质、特长 发展两大二级 指标12个评价 元素,总占 190分。 一、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 3.学校层面 学校工作的首位——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兰州七中校训:立德树人,乐育乐学。 永靖中学校训:修德积学,知行合一。 一、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 3.学校层面:学校德育工作始终要有一个“公民意识”的内容在。 德育工作的成败关乎民族素养和公民文明程度的高低 从某种角度讲,德育就是公民教育,当然就不能止步于对肤浅观念的宣传上。 英国的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有三点:(1)传授成为合格公民需要的知识,包括法律、人权、议会制度的关键特征等;(2)锻炼质询和交流的技能,通过分析信息和来源,学会对典型的政治、思想、道德、社会以及文化事务与问题进行思考;(3)锻炼参与和负责行动的技能,包括谈判、参与或决定学校与社区事务等。 美国印第安纳州最高法院工作人员,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法律制度:(1)提供教案给教师,以讲解典型案例的重要法律观点;(2)建立电子法律史博物馆,制作数字和硬盘形式的法律出版物;(3)在公立学校和法庭举办互动性戏剧活动,以展现法院的一些历史性裁决;(4)法官和出庭律师不定期到学校活动。亚伯拉罕?林肯200周年诞辰纪念日之际,最高法院聘请数百名志愿者,到学校里去跟学生交流,“林肯是律师出身,为什么这很重要?” 二、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首先讲讲不好的德育是什么样子的?学校中常常弥漫一种可恶而可怕的德育——“心罚”。就是是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的惩罚,具有精神虐待的性质。表现为: 一、冷嘲热讽,过多指责; 二、置之不理,视若无物; 三、隔离学生,不让其他学生与之交往; 四、粗暴威吓。 二、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不好的德育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案例一:孩子的表情(八年级学生举行“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班会课 你看孩子的眼神总是那么不自信,那怕他们的行为是“自信的”(讲得也很好、表演得也不错);孩子的表情总是那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