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拔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ocVIP

针刺加拔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加拔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秩边、次?为主穴,留针拔罐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14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针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氨糖美辛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JOA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6.264,P 0.01)。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随访改良JOA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5.003,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以秩边、次?为主穴,留针拔罐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疗效优于口服氨糖美辛肠溶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针刺疗法;拔罐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114-03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系因椎管发生骨性或纤维性椎管狭窄致马尾、神经根受压损伤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腰痛或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其中大多数由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外伤所致,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症,由于行走和(或)站立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长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多,临床上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为评价以秩边、次?为主穴,留针拔罐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12月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针灸科以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患者就诊后,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等进行筛选,合格入选的14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其中,治疗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40~70岁,平均(55.3±9.5)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1±1.6)年;改良JOA评分(16.79±4.49)分。对照组男38例,女34例;年龄40~68岁,平均(53.8±8.7)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9±1.2)年;改良JOA评分(16.24±4.20)分。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改良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贾连顺主编的《现代腰椎外科学》[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等制订的诊断标准。①有慢性腰腿痛病史;②有间歇性跛行,直立或行走时出现下肢麻木、胀痛或加重,休息后好转;③可有椎旁压痛,严重者可有下肢感觉、肌力、肌腱反射改变;腰过伸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④X线和CT或MRI显示腰椎退行性变,CT测定椎管中央矢状径13 mm或侧隐窝3 mm。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③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者应至少停药1周以上;④志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患或精神疾患者;②有发育性椎管狭窄、下肢血管疾病和脊髓压迫造成血管源性跛行或脊髓源性跛行者;③合并脊柱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Ⅱ度以上滑脱者;④已有下肢麻痹、二便功能障碍而卧床不起者;⑤年龄在40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⑥非志愿加入本实验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主穴:秩边、次?;配穴:腰阳关、肾俞、大肠俞、腰夹脊、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针具:一次性0.40 mm×40 mm和0.40 mm×100 mm的无菌毫针(北京汉医医疗器械中心生产)。操作: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主穴秩边用0.40 mm×100 mm毫针,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泻法,要求患者有触电感放射至足底3次,留针期间,手法行针1次;次?用0.40 mm×40 mm毫针刺入1寸,要求患者局部酸胀,并有麻电感向骶部传导。配穴均用0.40 mm×40 mm毫针,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手法,其中腰阳关用补法,其他穴位用平补平泻法。具体操作,腰阳关直刺0.5~1寸;肾俞、大肠俞直刺0.8~1寸,要求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腰夹脊,后正中线旁开0.5寸,根据影像学检查,在病变的部位选择1~2对夹脊穴,略向脊柱方向斜刺1寸,得气后留针;委中直刺1~1.5寸;阳陵泉直刺或向下斜刺1~1.5寸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